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案资料.ppt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案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认知过程之前,先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一、感知觉 (一)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二)感知觉的规律 1、感觉规律 (1)感觉后效 当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对刺激的感受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感觉后效。 如痛觉后效;视觉后效(视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2)感觉适应 当感官受到刺激物的持续作用时,感受性(感觉能力)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在视觉、嗅觉中明显,而在痛觉中不明显。 持续强刺激——感受性↓ (明适应) 持续弱刺激——感受性↑ (暗适应);(3)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相继性对比): 教育意义: 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也可发生在不同的感觉之间,如“通感”。;感觉对比;图中只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白、绿及粉红。但是看起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红色,其实是同一个颜色喔!;2、知觉规律 (1)知觉的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2、知觉规律 (2)知觉的选择性 在知觉过程中,同一时间不能感知到所有物体或物体的所有属性,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作对象,其它的就是知觉对象的背景。 教育意义:;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对知觉对象进行理解,并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等等。;;;例:1、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在眼前的黑色背景上产生与灯泡相似的光亮,这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答案:C;2、当你中途离开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答案:C;3、老师用红笔改作业,便于学生察觉,这里所符合的知觉规律是(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整体性 答案:B;二、注意 (一)概念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其根本特点就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任何心理过程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二)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被动的,不自觉的;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 主动的,自觉的。受主观因素影响。;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任何一种有效的活动都必须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 辨析:无意注意是无预定目的的注意,教学中必须避免学生的无意注意。;(三)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等方面。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在单位时间内注意到事物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时间的长短。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中,在同一活动任务上,注意的对象可以变化,只有总的活动方向不改变,注意仍然是稳定的。 注意的起伏:注意存在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分心)。 辨析:注意的起伏与注意的分散。;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同时进行的活动最多只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辨析:上课时不能“一心二用”。;4、注意的转移:个体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条件:注意的紧张度和引起注意的新活动的性质。 辨析: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例:1、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