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校联盟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1)新人教版.docVIP

贵州省六校联盟2013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1)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秘密★考试结束前 【考试时间:12月27日09:00-11:30】 贵州省六校联盟2013届高考第一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 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析材料“立贤之利过于 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讲,立贤强于立嫡,但材料强调地长子继承制能能有效避免“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的问题,所以材料强调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25.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 A.秦汉 隋唐 B.秦汉 秦汉 C.西周 隋唐 D.秦汉 明朝 【答案】A 【解析】“由封建而跻统一”是指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指在选官制度由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转化。 26.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材料 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B.认为理学导致了中原地区沦丧 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 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 【答案】C 【解析】考察宋明理学。材料主要讲述只有实学才能救国,宋明理学“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会导致中原沦丧,即认为理学会空谈误国,但他没有认识到理学在 塑造民族气等方面的作用。 27.“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此政策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 【答案】C 【解析】考察明清时代的海禁政策。可以看出材料阐述的是明代实行的海禁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8.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知识点。结合材料“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 判断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A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项是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D项指渡江战役的结果。 29.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奴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怖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主要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