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1、知识目标: 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2、能力目标: 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重大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们自觉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和责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教学原则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启发性 直观性 (二)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 故事引导法、 情境教学 讨论归纳法等。 (三)教学手段:灵活教学活动形式 多媒体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寻找展示——民族精神我知晓 2、思考探究——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3、合作交流——理解和感悟民族精神 4、实践行动——民族精神我传承 1寻找展示民族精神我知晓 民族魂——踏寻先烈足迹 历史的车轮带我们滚滚驶入新世纪,我们依然难以忘怀那些对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们。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提问: 1、鲁迅说“…,就是中国的脊梁”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你能踏寻先烈走过的足迹,说说那些对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和他们光辉的事迹吗? 2探究交流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合作分析理解和感悟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作用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2)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4实践行动理解和感悟民族精神 (三)归纳总结 (四)课堂练习(五)板书设计 * 吉林市第八中学 孙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五课 第二框的内容。 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五课的重点内容。 本节内容也为第八课《投身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伏笔,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结合初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当中华民族遭到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如洪秀全、孙中山等等; 为保卫祖国,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中国的脊梁; 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中国的脊梁;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工人,是中国的脊梁; 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中国的脊梁………。 中 国 的 脊 梁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孔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中国的脊梁指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 民族英雄人物 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卧薪尝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勤劳勇敢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昭君出塞 “与人为善” “四海之内皆兄弟” 爱好和平 郑成功收复台湾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统一 历史典故 名言警句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