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是否为下载音乐付费.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 收集 制作 演讲 赵莹 √ √ 王馨 √ √ 李铭 √ 音乐市场现状 消费者需求的分析 后续利益分配 问题 消费者是否愿意付费 音乐市场现状 数字音乐时代 盗版音乐问题 免费下载与分享问题 愿意付费的消费者的需求 4R定制化服务 音乐品牌化营销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有47.58%的人每天听音乐不超过2小时,有37.9%的人每天听音乐在2-4小时之间,另外有14.52%的人每天听音乐超过4小时。大多数人听音乐的时间集中在4个小时之内。 从上面图表中可以看到,音乐的播放工具已经多种多样,电脑、手机、Pad、Mp3、Mp4、CD播放器等,用户用的最多的播放工具仍然是电脑,有80.65%的人通过电脑播放乐;排在第二位的是手机放,随着手机功能的升级,娱乐化成为了手机的基本功能,有62.9%的 人使用手机播放音乐另有51.61%的人使Mp3 或者Mp4播放音乐。当然还有Pad、CD播放器以及其他一些播放工具。 有58.9%的用户通过获取音乐的途径是网上下载,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音乐获取方式,还有33.9%的用户选择在线收听音乐;有6.5%的人通过购买CD的方式获取音乐。从上面图表中可以看到,大多数人(92.8%)获取音乐的途径主要是网络,无论是在线还是网上下载。 从用户购买的音乐产品的原因来看,最主要的原因是音乐动听,87.96%的人选择了此项购买原因;50.79%的人会为自己喜爱的歌手而购买音乐产品,另外,排行榜的推荐,朋友的推荐也会促使用户去购买音乐产品。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对网友是否愿意为音乐而付费下载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66% 的人不能接受音乐付费下载,有34%的人能接收音乐付费下载。为了更高品质,更优质的音乐,很多人愿意付出费用的。 在接受下载付费的用户中,有56%的人每首单曲只能接受1元以下,如果按每张专辑10首歌来计算,用户从网络下载歌曲的花费将远小于购买CD。而接受每首单曲售价1.01—5元的用户占36%,这个价格区间与正版CD的价格基本一致。如果定价过低,则网络下载仍会挤占CD唱片的市场;如果定价过高,网络下载音乐的音质、界面等又可能与价格不匹配;可以借鉴一些图书网站电子书与实体书同时销售,电子书的价格比实体书略低 的方式,既把节约的物料人工成本返还于消费者,又保证了作者的版权收益。 通过分析,速途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尽管有近60%的网民习惯网上下载音乐,但网民对音乐付费下载的接受程度不高,即使接受付费下载,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也较低。这与长久以来人们享受免费音乐的习惯是分不开的,付费音乐要想改变用户心理习惯,要打一场坚持原则到底的硬仗。 消费者的态度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 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文化 亚文化 社会阶层 参照群体 家庭 角色与地位 . 年龄、性别 、生命周期、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 、个性和自我形象 动机 知觉 学习 看法和态度 音乐下载付费,这块蛋糕该怎样分? 音乐人 唱片公司 网站 PK 消费者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