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簪花仕女图》唐 周昉 绢本设色 纵:46cm横:180cm。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人物体态丰腴,动作从容悠缓,表情安详平和,嫔妃们的身份及生活特点表现得很充分。环境只是借两只鹤和小狗暗示出来而未加以直接的描写。这幅画的主要成功是在形象及动态的刻划方面。这些仕女画中最通行的主题就是古代贵族妇女们狭窄贫乏的生活中的寂寞、闲散和无聊。描写了她们的华丽的外表,也通过她们的神态揭示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妇女的束缚。 《宫乐图》 绢本设色,纵:48.7 cm,横:69.5 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描写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bì lì)、琵琶、古筝与笙。 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五牛图》唐. 韩滉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 韩滉着意刻划的五头牛各具特色,形象生动真实,在静的形态之中因个性的着意表现,使整个画面又有动的启示,动静有致,形象地表现出牛群散牧于山间泽畔的意境,全图不画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为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五牛图》笔法粗豪老辣,用极简朴的线条概括牛的形体结构,线条组织疏密有致,行笔稳健毫无弱笔求工之意,然又于形体筋骨的扭曲转折处,颇见顿挫变化而又圆转自如的风致。 这幅《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五牛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绘(五代),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主人公韩熙载, 在政治上颇有见地,曾怀有力佐南唐统一中原的抱负,又长于文学书法及音律绘画,但由于他不拘名节和耿介不屈的作风,而屡受当权者排挤。南唐后期朝政日非,国家变得异常虚弱,北宋建国更对南唐形成致命的威胁,后主李煜只能俯首称臣苟且偷安,亡国之势已无可挽回。这时李煜又想任韩熙载为相,但韩熙载对南唐的前途完全丧失信心,悲观失望使其生活行径变得更为放荡,府中广蓄女妓,专为夜饮。 于是李煜命顾闳中潜至其府中,通过观察,目识心记写成此卷,想让韩熙载自己感动羞愧,而韩熙载却视之安然。奢靡享乐的生活在南唐上层社会已极普遍,韩熙载的行为很真实的反映了官僚贵族腐败的一面。 听琵琶曲 第一段描绘韩熙载在宴会进行中与宾客们听歌女弹琵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的神态。 观舞 第二段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女击鼓,所有的宾客都以赞赏的神色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似乎都陶醉在美妙的鼓声中。 * * * * * *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目录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韩滉《五牛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 一、《洛神赋图》 作品年代:东晋 作者: ·顾恺之 简介: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洛神赋图 (宋摹) 【年代】:宋?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珍品 【文物现状】:这幅画现在有四个摹本,分别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等处 概况:取材于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 洛神赋图 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 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特点。? 《洛神赋图》 作品年代:东晋 作者: ·顾恺之 简介: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二、《步辇图》作品年代:唐朝 作者:阎立本 简介:绢本设色,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