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13-1)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3.docVIP

山东省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13-1)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用心 爱心 专心 山东省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13-1)(岳麓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针对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2.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3.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 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 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 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仁者,爱人” ③“天人感应” ④知德合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 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 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6.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民本思想 B.农本思想 C.教育思想 D.重农抑商 7.“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8.《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10.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 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 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 11.“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12.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文档评论(0)

lx195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