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医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医生)_事迹材料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医生)   万学芬,女,76岁,1960年参加工作,1961年入党。曾任河口区中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院长,退休后一直从事社区工作,现任东营市河口区河口街道河宁社区党总支委员、永康支部书记。先后荣获省级劳模、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近百项,曾任市二届人大代表、十一届党代会代表。万学芬自参加工作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以对党和人民的满腔热忱,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   一、坚定信念,救死扶伤   万学芬同志从事医务工作33年,这些年来,她在医疗方面掌握了扎实的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万学芬常说:”活着就要为社会做点贡献,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63年,二十几岁的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自愿到条件艰苦的义和镇中医院工作。当时的她主动承担起了计生宣传工作,向人们宣传计生政策,推销避孕用具,面对人们的嘲笑,万学芬却说:国家的政策必须宣传,我是党员,我不干谁干!.就这样一干就是三年。1966年,义和镇东北村的王新娥面临分娩,由于胎盘前置,流血不止,急需输血,可当时医院没有血库,万学芬问清血型后,二话不说,伸出胳膊:”快,输我的血!”,就这样保住了母子的性命。1970年,在阴森潮湿的医院太平间里,她及时挽救了河口区第一例破伤风病人,这间太平间就成了义和医院的第一间传染病房,由于她整天出入太平间,被人们戏称为”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二、严于律己,心系群众   1993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休时,有几个个体诊所的医生找到她,商量合伙开私人收费诊所,甚至还有的人想用丰厚的报酬买她的行医证挂牌行医。当时,万学芬同志每月的工资还不足200元,家中也无任何积蓄,但是她一想到身为一名医生,看到有的群众看病难、求医难,甚至有病无钱医治,心里非常难过。作为一名老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应该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厚爱,忠实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于是,她婉言拒绝了这些人的要求。义和镇西河村董勤山老汉身患真蓖性肺炎,发烧、咳嗽,在外地大医院住院期间,花去了一万多元钱,但病情仍未见明显好转。在负债的情况下,他的女儿十分着急的找到了万学芬,因为承担不起住院费和医疗费想放弃治疗。听了这些话,作为一名从事医务工作30多年的医生,她的心感到既愧疚又酸痛。为了尽量少花钱和医治好病人,万学芬当场决定,把老汉接回来治疗,由她负责按医院的医疗方案,义务为其诊治。也许是被真情所感动,经透视化验,董老汉的病情竟然奇迹般痊愈了。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董老汉的女儿为万学芬送来了两桶大豆食用油,尽管万学芬一再拒绝,但董老汉的女儿说啥也不肯拿走。最后,万学芬只好骑自行车将凝聚着董老汉全家人肺腑之情的2桶食用油送了回去。病愈后的董老汉紧紧拉着她的手,眼里噙满了泪花,不住的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碰到你这样的好医生”.   三、关心病人,待人真诚   万学芬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很多时候,病人没钱或医院没床位时,都会在她家住下打针、治疗,没地方做饭时就在她家做。1971年,太平乡的一个叫李小云的小女孩得了肺炎,喘得厉害,当时医院床位紧张,万学芬就在自家腾出了一张床为女孩治病,小女孩在她家住了将近一个月才痊愈。河口一中的李玉珍老人由于一连几天大便不通,腹痛难忍,万学芬同志就戴上手套,挽起袖子,用手将干燥的大便一点一点的抠了出来,感动的老人连声说:你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我这辈子到死也忘不了你。直到老人病情有明显好转,脸上露出微笑,万学芬的心才像一块石头一样落了地。   万学芬同志有一个专治面部神经麻痹症(俗称”调斜风”)的绝活,每当有患者到医院门诊求医问药,大夫们总是热情地介绍病号到她家里,还有不少外地患者慕名找到万学芬。当时万学芬已经退休,但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无论手头忙闲,天气阴晴,她总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有应必医。2010年春天,万学芬家里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青年患者,一进门女孩直掉眼泪,原来她刚刚考取了某县的电视播音员,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她却患上了”调斜风”.为此,她整天忧心忡忡,思想负担很重,对于这样一位特殊的病人,万学芬心里十分着急,首先第一位的是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劝她调整好心态,坚定痊愈的信念,经过感情上与她沟通,这位姑娘精神开始放松,渐渐甩掉了思想包袱。万学芬认真研究女孩的病情,对症下药,采用中医医治的方法,每隔三天治疗一次,每次一个小时。终于在一个月后,女孩的病情症状得到了根治。治愈后,她照着镜子,望着恢复了的美丽容颜,高兴的跳了起来,从此她又充满了自信,再次扬起了生命和事业的风帆。   四、退岗不褪色,退休不忘本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须扬鞭自奋蹄”.万学芬同志退休到社区后,退岗不褪色、退休不忘本,始终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她以满

文档评论(0)

170****02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