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用语规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新闻用语规范 新闻语言要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中 重要的一点是准确。但是,在报刊上时有不符合要求的新闻语言,诸如表意混乱、任意夸大、陈词滥调、语气失当等表达上的问题,影响了新闻传播效果,更有甚之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下面为一些用语规范,请参阅: 1、标题使用 醒目,概括力强,只说事实,不做定性,严禁出现概括不全,胡乱定性。注意用语对仗的工整。 举例:1、谋私利毁坏山体 疯采矿枉顾国法 2、惊!流氓书记乱搞关系被杀 叹!干部作风败坏真逍遥 3、风流书记作风失范丧身殒命 4、大楼倾斜几欲倒 民生安全谁保障 5、墨韵飞恣肆 诗意入丹青 (宣传稿件) 6、公务员考第1名难入职 自称受第2名官员父母打压 7、与知名公司合作 积极做大电子商务 (专访篇) 8、武汉破获逾百万元制售假药案 全国3000余人受害 2、日期使用:  例:“1月11日至13日” 当年的不再加“2010年”字样;非本年度,需加“2004年”类字样; “近日 ”“日前”,“从2009年8月开始”,“自2009年8月14日到2010年6月30日”, “截至目前” 3、人称指代表述 据当事人投诉、据知情人透露 、据某某称、据了解、据悉、据……负责人介绍;据报道; 据……数据显示、据统计数据显示; 业内人士认为/业内专家表示; 记者在……中发现; 接群众举报; ……指出; 4、程度用语 (1)程度副词 (下分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如:很、最、极、太、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几乎、略微、过于、尤其 (2)范围副词 (下分指示主语的范围、指示谓语的范围、指示目的位的范围三种),如: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净、光、一齐、一概、一律、单单、就 (3)时间副词(下分着眼在事物是否完成、着眼在何时发生、着眼在时间长短、着眼在时间早晚、着眼在事情缓急、着眼在事情的重复和延续、着眼在事情的次序、着眼在事情常见或罕见),如: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水、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 (4)方式副词,如: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亲自 (5)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 (6)语气副词,如: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 (7)处所副词,如: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5、链接词使用 目前, 随后,先后,此外,此前,近日,及时,同时,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与此同时,截止发稿前,进一步, 6、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举例 例如:①荒唐!十一、二岁网上结婚6年之后千里寻“夫”(《西部商报》2007年7月29日) 甘肃《西部商报》的这则标题中“十一、二岁”是用来表示下文报道中两位主角的大概年龄。既然是概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之间无须停顿。加上了顿号,反而成了“十一”和“二”的并列,在这里不符合记者的表述原意。除此之外,部分新闻记者看到标题中有“什么”、“如何”之类的词语时,往往不假思索地在标题后用问号,将陈述句误认为疑问句,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规范性和语意的准确表达。 ②草莓“吓”走买者   (《楚天都市报》2002年1月21日)   这则标题报道的是湖北不少果农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喷洒了一些对人体不利的农药,导致一时间很多市民不敢购买草莓食用。其实,这条标题需要揭示的主题很简单,然而“吓”字在这里并没有起到什么特殊作用,它用的就是其本身的意义,去掉引号后标题的语义值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因此这条标题加引不当,属于标点滥用,应当删去引号。 ③禽兽!!禽兽!!!   (《新疆都市报》1999年11月23日)   这是一则头版头条的消息。且不说从新闻法学角度上标题中的“禽兽”二字有侵害新闻主体名誉权的嫌疑,单单就是这里5个硕大感叹号的递进式叠用,不符合当代新闻竞争的正当原则。可以肯定,这样一来读者失去了阅读报纸时所产生的一切美感,无疑与“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的现代阅读思想背道而驰。 7、格式规范 ①、空格与空行 段首空全角的两格。 数字用半角。 标题如需空格,空半角的一格。 段与段之间,空一行。篇首和篇末不留空。 文字和图片之间,空一行。 图片一般要居中。图片与图片之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