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修复与保养3-2、整体式车身的碰撞评估方法.ppt

汽车车身修复与保养3-2、整体式车身的碰撞评估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3-2-17 车门内的高强度钢板 3、吸能效果 如果吸能区在设计中没有很好的考虑吸能效果,或者修复后破坏了吸能区的结构,那么吸能区将不能很好的吸收碰撞能量,会造成中部乘客室严重变形,危险乘客的安全。由于白色车辆吸能区性能差,碰撞后导致乘客室变形严重。 三、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 1、汽车前部碰撞变形 前部碰撞的冲击力取决于汽车的质量、速度、碰撞范围及碰撞物。碰撞程度比较轻时,保险杠会被向后推,前纵梁、保险杠支撑、前翼子板、散热器支座、散热器上支撑和发动机罩锁紧支撑等也会折曲。 图3-2-18 汽车前部碰撞变形过程 如果碰撞的程度剧烈,那么前翼子板就会弯曲而触到前车门,发动机罩铰链会向上弯曲至前围上盖板,前纵梁也会折弯到前悬架横梁上并使其弯曲。如果碰撞力量足够大,前挡泥板及前车身立柱(特别是前门铰链上部装置)将会弯曲,并使其车门松垮掉下。另外,前纵梁会发生折皱,前悬架构件、前围板和前车门平面也会弯曲。 图3-2-19 汽车前部碰撞变形过程 如果从某一角度进行正面碰撞,前纵梁的连接点就会成为旋转中心。由于左面和右面的前侧均构件是通过前横向构件连接在一起的,碰撞引起的振动就会从碰撞点一侧传递到另一侧的前部构件并引起其形变。 图3-2-20 前纵梁的弯曲及断裂效应 2、汽车中部碰撞变形 当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前部构件、车身中柱以及地板都会变形。如果中部侧面碰撞比较严重,车门、中柱、车门槛板、顶盖纵梁都会严重弯曲,甚至相反一侧的中柱和顶盖纵梁也朝相反方向变形。随着碰撞力的增大,车辆前部和后部会产生与碰撞相反方向的变形,整个撤了会变成弯曲的香蕉状 图3-2-21 汽车中部碰撞变形过程 当翼子板或后顶盖侧板受到垂直方向较大的碰撞时,振动波会传递到汽车相反一侧。当前翼子板的中心位置收到碰撞时,前轮会被推出去,振动波也会从前悬架横梁传至前纵梁。这样,悬架元件就会受损,前轮的中心线和基线也都会改变。发生侧向的碰撞时,专项装置的良安及齿轮齿条的配合也将被损坏。 3、汽车后部碰撞变形 汽车后部碰撞时其受损程度取决于碰撞的面积、碰撞时的车速、碰撞物及汽车的质量等因素。 如果碰撞力小,后保险杠、后地板、行李箱盖及行李箱地板也可能变形。如果碰撞力大,互相垂直的钢板会弯曲,后顶盖顶板会塌陷至顶板底面。而对于四门汽车,车身中柱也可能会弯曲。 在汽车的后部由于有吸能区,碰撞时一般只在车身后部发生变形,保护中部乘客室的完整和安全 图3-2-22 汽车后部碰撞力不同时受损情况 图3-2-23 汽车后部碰撞力不同时受损情况 4、汽车顶部碰撞变形 当坠落物体砸到汽车顶部时,除车顶钢板受损外,车顶纵梁、后顶盖侧板和车窗也可能同时被损伤。在汽车发生翻滚时,车的顶部顶盖、中柱,车下部的悬架会严重损伤,悬架固定点的部件也会收到损伤。 如果车身中柱和车顶钢板弯曲,那么相反一段的中柱同样也会损坏。由于汽车倾翻的形势不同,车身的前部及后部部件的损伤也不同。就这些情况而言,汽车损伤程度可通过车窗及车门的变形状况来确定。 图3-2-24 汽车翻滚碰撞变形过程 5、整体式车身碰撞损伤类型 弯曲变形 断裂变形 增宽变形 扭转变形 1)弯曲变形 在碰撞的瞬间,由于汽车结构具有弹性,使碰撞振动传递到较远距离的大部分区域,从而引起中央结构上横向及垂直方向的弯曲变形。左右弯曲通常通过测量宽度或对角线、上下弯曲变形通常通过测量车身部件的高度是否超出配合公差来判断。与车架式车身结构的弯曲变形相似,这一变形肯可能仅发生在汽车的一侧。 图3-2-25 整体式车身的弯曲变形示意图 2)断裂变形 在碰撞过程中,碰撞点会产生显著的挤压,碰撞的能量被结构的折曲变形吸收,以保护乘坐室。而较远距离的部位则可能会皱折、断裂或者松动。测量车身部件长度是否超出配合公差来判别是否为断裂变形。 图3-2-26 整体式车身的断裂变形示意图 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徐诞 知识目标: 1、了解整体式车身碰撞力在车身上的传递路径; 2、掌握整体式车身碰撞吸能部件; 3、掌握整体式车身的碰撞变形情况。 能力目标: 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整体式车身碰撞后的检查与评估。 建议学时: 6学时 整体式车身通常设计的能够很好地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这是因为,汽车受到撞击时,车身的某些部位折合收缩而吸收了碰撞能量,冲击力就被逐渐扩散到车身更深的部位,直至完全被吸收。但是这种车身设计却给评伤估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为由于碰撞力的传递方向和路径不确定,除了表面损伤外还会有很多影藏性损伤,如果不能准确的检查出来,会对车身维修后的质量造成影响。 一、整体式车身碰撞力的传递路径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损伤可以用圆锥图形法来进行分析。 将目测撞击点作为圆锥体的顶点,圆锥体的中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