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

部编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浣溪沙 【宋】晏殊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晏殊:宰相词人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词作大意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词作主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 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词作欣赏 采桑子 欧阳修 8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集》。 采 桑 子 欧 阳 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0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注释 11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译文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作品鉴赏 12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13 作品鉴赏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品鉴赏 14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的强吸引力。 15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注释: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