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东大沟生态园景观设计.docVIP

西南林业大学东大沟生态园景观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西南林业大学东大沟生态园景观设计   [摘要]:西南林业大学作为一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其校内及周边都带有强烈的人文气息。规划设计中,通过一系列调查与规划设计,将地形、植物、水体等场址特点与校园文化结合,生态改造与景观营造并进,营造出富有学术气息的滨水景观带。   [关键词]:场所精神;滨水景观;西南林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F4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个城市的水系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之载体,是城市的风韵和灵气所在[1]。西南林业大学周边的东大沟渠段,是校园区域唯一的水系,在其沿岸建设生态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提升景观价值、增加师生交流空间,同时也可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良好平台。   一、设计基址现状   1.自然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位于昆明市盘龙区,毗邻昆明市东三环,与呼马山公园、世博园相望,校内绿意盎然、景观丰富。本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毫米。   2.人文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以林学学科为主,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本场地位于西南林业大学新、老校区之间,昆明市东大沟防汛沟渠的两侧,西临昙小苑等生活小区。因此,该区域内具有强烈的人文及学术气息,同时也兼具轻松休闲的生活氛围。   3.场址现状   本次规划设计场址为西南林业大学西门至东二院段,校内河道两侧建筑退线30米,总长690米的东大沟滨水带。该段东大沟防汛沟渠宽7-8米,沟渠东临老校区外侧围墙,西侧外部为通车道。东大沟采用传统市政防洪沟渠的硬质做法,使得河道景观显得较为生硬。现有植物主要有生长茂盛的蓝桉,不利于土壤改良,且其高大的树冠隔断了视线;沟渠东侧成排种植的大叶女贞,生长状况良好。林下层仅有少量杂乱的紫茎泽兰,地表裸露,景观层次单一。两侧绿带被人为地踩出两条土路。场地与外部空间之间有微地形分割,利于外侧花带层次展示以及内部景观空间的营造。北侧挡墙内部为西南林业大学的苗圃及休闲绿地,成为规划中可利用的元素。   二、景观设计创作思路   东大沟为昆明重要的防洪水利设施,汇入滇池。在这昆明市极力打造滇池生态环境的时期,重视生态建设是城市长足发展的源动力。原场址中看起来破旧的水利设施,反映了场地的历史与记忆,可用它们来丰富场地故事[2]。配合人才培养,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当是园林场所应具备的新内容之一。   因此,本次项目地的园林景观规划的理念,是依据节约性和生态性的原则,结合场地基本情况,利用特色景观小品和宣传牌,将该地段打造成为西南林业大学对外宣传的窗口,以及盘龙区绿色生态园林的示范平台。   三、设计详述   1.现状植物利用及改造   保留长势较好的植物,对长势不佳的进行替换或养护,对于生长杂乱的植物进行修整辅育。现有的桉树对景观视线有阻挡作用,但从生态节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保留。在桉树下层补种耐阴的灌木和地,对一些长势不佳的桉树进行修剪和加固管理,避免出现风倒伤人事故。注重垂直绿化,在校园围墙及桉树下部种植爬山虎等藤本植物,将原本砖红的墙面和树干也打造成为园林中的绿色背景,增添整个景观的葱郁感。   从泄洪清於的角度考虑,沟渠东侧的花带每隔50米留出一段空隙,以方便汛期来临前的清理淤泥的工作。   2.各区域景观设计   西侧沿外部车道一侧以桉树下层补植小乔木,并利用色彩鲜艳的灌木修剪成鲜明而流畅的灌木带,来营造大气规整的沿路风光。绿带内部则主要采用自然式布置,设计以流畅的曲线为主,采用常绿的植物为基本元素,并在其中的休息设施、小广场周围点缀春花及秋叶类植物,使空间富有趣味性且意蕴悠长。南侧绿带狭长,自然地规划半硬质的透水性生态游步道,走向大致沿现有人为踩出的路线铺设,以符合游人的行走习惯。在较为宽阔的路段或必要位置布置节点,放置休憩设施。北侧绿化带较宽,以流畅的园路贯穿其中,时而穿插景点,时而毗邻河沟与对岸相望,时而跨过小桥亲近水体,虚实结合。在景观节点和小品上,采用自然生态的材料进行打造,与周边植被与河道融为一体,以体现作为林业高等院校的环保绿色信念。   四、景点详述   场址以高校文化为依托,从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顺序来布置园区景点,兼顾场地现状,挑选合适的景点表现形式。如同起景—高潮—结景的基本段落结构一样,形成具有多空间、多视点、连续性的游览体验[3]。   学之初成在于勤——闻鸡起舞:在西南林业大学西门附近,原有桉树林较为茂密,不利于布置多点小景。为减少对原有林地的破坏,选择树林中相对空旷的位置布置小型广场。广场旁放置金鸡造型雕塑,寓意披星戴月、闻鸡起舞。此处是所有景点中距离教学区最近的,未来必将成为学子早读、自习的首选之处,正呼应了景点主题——勤学。   学之精者在于行——躬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