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印度两大史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印度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印度古代文明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河流域文明由达罗毗荼人开创。BC2500—BC1700,出现了较发达的农业文化和较完备的城市文化。约BC2000,原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南迁,其中一支进入印度。雅利安人与土著的达罗毗荼人相互影响、斗争,逐渐形成了印度文化。 种姓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吠陀教-婆罗门教 -印度教 印度古代文学 吠陀文学:宗教文学。作者以婆罗门祭司为主,其创作目的是建立雅利安人的宗教。 史诗文学:世俗说唱文学。两大史诗的作者主要是“苏多”阶层。这是一个特殊阶层,位列6种低贱小种姓之首。他们由于受到婆罗门的歧视,所以在政治上倾向刹帝利,常以编唱英雄颂歌为业,以博得王室赏识。两大史诗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除苏多之外,还经过了无数婆罗门和 民间歌手的加工修改。 ????? 《摩诃婆罗多》 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800年间。传说作者是广博仙人(毗耶娑)。他既是史诗的作者又是史诗中的人物――婆罗多族的祖先。 “摩诃婆罗多”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以一部完整的英雄史诗为主干,杂有大量的中、小故事(插话)以及政治、伦理、法律、哲学、宗教等非文学的成份。 全书共18篇,约10万颂(每颂两行,每行16个音),是世界上已有写本的最长的史诗。 ???? 情节 瞎眼的持国在哥哥般度死后继任国王。持国有100个儿子,称俱卢族,长子叫难敌。般度有5子,称般度族,长子叫坚战,老二名怖军,老三叫阿周那。坚战成年后,持国指定他为王位继承人。难敌兄弟们对此不满,一再设法陷害般度族五兄弟。般度族兄弟逃往般遮罗国,他们合娶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为妻,以此同般遮罗国结盟。持国不得不将一半国土分给他们。五兄弟在分得的荒芜的国土上建起天帝城。多年后,般度族要求归还那一半国土,于是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两军列阵于一望无际的“俱卢之野”。战争持续了18天,双方著名的英雄一个个战死。两族的幸存者实行了和解。坚战在众人的扶持下登基,但不久他决定入山修道。 主题 这部史诗描写的中心是一场无益而可怕的毁灭性战争造成的悲剧。同时,史诗始终贯穿着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并试图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抽象的哲学语言这两种方式阐述这些教义。 般度族和俱卢族堂兄弟进行的战争,被投射到一个宇宙的大背景上。婆罗多大战是天神们与阿修罗(妖魔)之间永恒的不断斗争过程中的一个片断。根据史诗的说法,婆罗多大战表现了两个世界的对峙,一个是化身为般度族的天神的道德世界,一个是化身于俱卢族的阿修罗的非道德的世界。在史诗的《初篇》中,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分别在天神和阿修罗中间找到了位置。 《摩诃婆罗多》所表现的印度宗教哲学精神的宗旨与其说是冲突,不如说是和谐。和谐是这部大史诗所要弘扬的理想。根据大史诗中的《薄伽梵歌》的理论,和谐统一就是瑜伽。瑜伽就是要求人们以理性、情感和行动去领悟自我与宇宙的和谐统一性,实现人与最高自我的结合。实行了瑜伽的人就会使理智、情感和行为互相协调,既履行人生的责任义务,又能超越于人生。 《罗摩衍那》 主要情节取自《摩诃婆罗多》的一个插话《罗摩传》,它所表达的思想与《摩诃婆罗多》是完全一致的。 《罗摩衍那》也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中形成的。它的编订者传说是蚁垤(音译“跋弥”)。“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漫游”。全书共7篇500章,总共2400颂。史诗以英雄罗摩和其妻子悉多一生的悲欢离合为主要情节线索。 艺术特色 《罗摩衍那》的诗句情景交融,寓喜怒哀乐于山川河流的景色描写之中。其诗歌语言较之《摩诃婆罗多》,更为成熟老练,洗练流畅,显然是经过细心雕饰而成,成为古典梵语诗歌的先导。 影响 两大史诗不但开辟了印度文学的新时代,还极大地影响了日后印度文学的发展,成为文学创作的典范和取之不竭的灵感与题材的源泉。从古至今,从迦梨陀娑到泰戈尔,无数诗人和作家都从这两大史诗中吸取营养。他们有的改编,有的缩写,有的翻译,效颦之作层出不穷。史诗的故事和人物,还广泛地进入了印度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领域。两大史诗已经渗透于印度人民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思想信仰和道德规范的圣典。 * * 两大史诗被看作印度教圣典,在印度家喻户晓,是印度人精神生活中不可少的太阳和月亮,也是进行文学再创造的最重要的源泉。 哈奴曼:孙悟空的原型

文档评论(0)

荔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