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铸铁汽轮机隔板的焊条电弧冷焊修复工艺
一、缺陷情况及生成分析1.即墨市热电厂4#汽轮发电机是一台1.2万千瓦的小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由于运行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导致末极叶轮与末级隔板相互磨擦,因磨擦产生高热(根据开缸后经验目测,当时的温度以达到红热状态)导致隔板受热膨胀,由于受汽缸体的 束缚而不能自由膨胀,而产生很大的压缩应力,停机后温度恢复,又产生收缩应力,致使隔板的铸铁部沿磨擦面被拉裂(没裂透),上隔板10条裂纹,下隔板 9条裂纹,裂纹长度120—140mm不等,深度20——30mm不等,宽度1——1.5mm。2.裂纹情况如图1下隔板裂纹情况跟上隔板一样二、修复方案选择2.1本铸铁隔板材料为HT200,其化学成分见表1,力学性能见表2
表1HT200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2.7_—3.5
1—2.7
0.5—1.2
<0.3
<0.15
表2HT200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抗弯强度
硬度HB
延伸率
冲击值
200Mpa
400Mpa
170—200
<0.5﹪
<64J
2.2铸铁的可焊性分析由于铸铁的固有性质及冶金特点,给焊条电弧焊带来了极大困难。1)铸铁中的碳大部分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对基体具有较强的削弱作用,使铸铁的强度降低,塑性也很差,由于焊接过程中接头的冷却速度很快,导致石墨化过程不能充分进行,致半熔化区,甚至焊缝中的碳常以化合状态存在,即形成白口及淬硬组织,由于这些白口及淬硬组织的存在,将使焊缝产生裂纹并降低可加工性。2)当采用镍基焊接材料焊接铸铁时,由于铸铁中含S、P等杂质高,镍与硫形成化合物Ni3S2Ni-Ni3S2的共晶温度很低(644℃)Ni与P生成Ni3P,而Ni-Ni3P的共晶温度也较低(880℃)均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物,因此铸铁焊接时易产生热裂纹。3)铸铁组成成分中,碳的含量高,在焊接过程中部分碳被气化,容易产生气孔。4)铸铁在焊接时,熔化的液态金属流动性很差,严重妨碍焊接时的熔合,熔池中溶渣和有害气体难以逸出,会在焊缝中产生缺陷。5)实践表明,焊接电流一定时,焊缝含镍量越高,半熔化区白口层越小,接头的加工性能也越好。用纯镍焊条,小电流密度,不预热工件补焊铸铁时,半熔化区白口层宽度约为0.05-0.1mm,并呈断续状分布,焊缝强度与铸铁接近,但塑性好,所以有利于切削加工和有较好的抗裂性能。2.3焊接方法的选择铸铁焊条电弧焊可选用热焊和冷焊两种方法,热焊是指将工件加热到600-700℃后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保持此温度,焊后在炉中缓冷的焊接方法称为热焊。由于该工件要求精度高,热焊变形大,故采用电弧冷焊法修复。冷焊是指不用加热工件,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小的线能量进行焊接的方法。(未完待续)2.4焊接材料的选择灰口铸铁的可焊性较差,而本隔板价格较高(约为12万元),为保证焊接质量,采用纯镍焊条Z308进行焊接,选用¢2.5、¢3.2两种规格。Z308焊条的力学性能见表3。
表3 Z308焊条的力学性能
焊缝金属抗拉强度
对接强度
焊缝硬度HB
热影响区硬度HB
>245N/mm2
147-196N/mm2
130-170
<250
3焊接3.1裂纹处焊前准备为减少焊缝中母材的熔合比,用角向磨光机对裂纹处开U形坡口。修磨时要求彻底清除所有裂纹,坡口边缘平缓过度,坡口两边表面各10mm打磨出金属光泽,裂纹两端钻¢10mm止裂孔,深30mm.3.2焊接在半熔化区中,由于该区冷却速度很快,在共析温度区间可能出现奥式体转变成马式体的过程。马式体是铸铁焊补过程中出现裂纹的区域。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应选用适当的预热来减慢该区冷却速度,以防止马氏体的产生,而且预热也能减少白口的出现,预热温度可选用40℃—50℃,因该工件焊接时环境温度为38℃,所以不考虑再给工件加热,但不能有穿堂风,以利保温。3.3焊接顺序采用分散焊,所有裂纹先焊完第一层,再焊所有裂纹的第二层,直至焊完。这样焊缝不至于局部过热和有利于温度的平均分布,使焊接的变形尽可能减少。3.3.1焊前将焊条烘培到150℃,保温一小时,烘干后放入保温桶中保温,随用随取。3.3.2焊接时采用短道、快速、不摆焊条、断续焊法,每段长度30——40mm。3.3.3第一层和第二层采用尽可能小的焊接电流,以减小焊接热输入和与母材的熔合比,因此焊缝用¢2.5mm焊条焊接,并有利湿润。每焊完一段后,立即用纯头小锤由焊缝中间向两侧锤击焊道,以释放焊接应力,锤击频率2——3HZ力量由重逐渐到轻,整个焊道都要锤遍。3.3.4严格控制层间温度,每焊完一道必须冷却到60℃以下,方可继续下一道焊接。3.3.5清除熔渣后,用放大镜观察有无裂纹,如无裂纹再继续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