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06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建议印刷稿.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关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建议   国家制订《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有利于高效配置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竞争实力,使京津冀都市圈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地。   “十一五”时期,北京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质量提升、集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既面临着举办奥运、国际产业转移、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特别是作为一个人文资源优势突出而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特大城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空间范围优化城市功能、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实现北京与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配合国家制订《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结合我市情况,特提出规划建议如下:   一、关于北京市在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依据区域的总体定位和城市的分工基础,建议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的功能定位表述为: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化商务中心和总部经济基地、区域连接世界的门户。   在城市功能分工上,立足强化首都服务功能,着力完善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为区域服务、为全国服务的创新服务功能,构建全国知识创新中心。着力构建总部经济基地,吸引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创建世界级服务中心。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都市圈提供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物流、中介等方面的服务。   二、推进区域产业分工,构建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   依据首都的功能定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在产业分工上,北京要加快向创新主导型发展模式转变,着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发展软件、集成电路、信息网络、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文化、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旅游会展、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产业,拓展面向区域和国内国际市场的外向服务功能。现代制造业要着力发展电子通讯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石化新材料等六大行业中的重点项目,以骨干企业为纽带,完善产业链,增强配套能力,提高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要引导、支持不适合首都功能要求的产业向外转移,形成与首都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三、加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构建区域和全国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园区,是北京乃至全国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在国家创新战略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首先应当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的科技创新基地。   建议将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重点开发的国家和区域主体功能区,明确写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及相关生产者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切实发挥其作为区域科技创新源头的辐射作用,为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新区及整个京津冀都市圈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支持,使之成为区域知识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成果转化与辐射基地,成为区域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为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基础。   四、 设立“临空经济开发区”,建设区域接轨世界经济的“全球门户”   首都机场是国内最大的航空港,随着三期扩建工程的实施,将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复合型枢纽空港。北京已确定把顺义作为产业功能区,统筹规划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空港工业区、空港物流基地及周边区域。建议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建设以首都国际机场为核心、7~8公里为半径、总面积达150-20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临空关联型(物流、配送及适宜于空运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临空附属型(会展业、分销中心等)、机场服务型(临空服务区、临空居住区、观光旅游区等)临空经济。使之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加工型制造业基地,以航空港为枢纽、以商务会议关联产业(物流、会展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基地,成为我国和京津冀都市圈汇集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凝聚各种资源、联系世界的窗口与基地。   五、打造区域总部经济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拥有丰富的高端战略资源,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文档评论(0)

151****9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