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掌握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使用范围、装置图、注意事项、常见实例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提纯。 考纲要求 一.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 〖例题1〗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使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 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直接蒸馏 D.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减 增 D 难于分离 分离: 提纯: 混合物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把所含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质。 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易分离。 1、物质提纯的原则: 规律总结1 2.分离与除杂的区别: 3、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 (1)固体与固体混合物 ①一种易溶,一种难溶—— ②二者均易溶解,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③杂质易分解或易升华—— (2)液体与液体混合物 ①互不相溶—— ②互溶而沸点差别大—— 溶解过滤法 结晶法 加热法 分液法 蒸馏法 海带 烘干灼烧 海带灰 浸泡 海带灰悬浊液 残渣 含碘离子溶液 操作(1) 过滤 1、使用范围: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 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③三靠:上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末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2、注意事项 经典再现 BaCO3中含有NaCl,请将其分离? 样品 浊液 干燥得BaCO3 蒸发得NaCl 加水溶解 过滤、洗涤 [思考 ]怎样洗涤沉淀?如何判断沉淀洗涤干净?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硝酸银(试剂)溶液,若(现象)没有沉淀,说明(结论)已洗涤干净。 【变式练习1】 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沉淀,自然流下,待水滤出后,重复洗涤2~3次。 1.沉淀与过滤操作中经常考查的问题 (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洗涤的目的是 。 (3)若实验中需要称量沉淀质量,操作的固定搭配是 。 洗去沉淀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过滤、洗涤、干燥(烘干)、称量”。 晶体的洗涤方法 最好用饱和溶液 也可用蒸馏水或75%的酒精等 规律总结2 2.结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1)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出现较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2)冷却结晶: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的物质,如KNO3; 特别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 操作的固定搭配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规律总结2 答题要点 蒸发结晶和浓缩溶液冷却结晶的操作用到哪些仪器?你认为他们的差别在哪里? 都可以用蒸发皿、铁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 蒸发溶剂法结晶和浓缩溶液冷却结晶所用到的仪器和操作方法一样,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停止加热的时机不同,蒸发溶剂法要将溶剂加热到还有极少量水的时候,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而浓缩溶液冷却结晶要将溶液蒸到有少量晶体(晶膜)析出,表明形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时才停止加热。然后冷却晶体就会析出。 试一试:如何将氯化钠从其水溶液中提取出来,硝酸钾呢? 将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至剩少量水的时候,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即得氯化钠晶体。(蒸发结晶) 注意答实验题的要点:要答出主要的仪器和步骤 将硝酸钾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到有少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冷却,就会有大量的硝酸钾晶体析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海带 烘干灼烧 海带灰 浸泡 海带灰悬浊液 残渣 含碘离子溶液 操作(1) 适量Cl2 含碘水溶液 含碘有机溶液 操作(2) 试剂 萃取分液 CCl4或苯等有机溶剂 1、适用范围: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2.萃取与分液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萃取剂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 (2)为顺利完成分液操作,特别注意的两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