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均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演示文稿.ppt

《发展均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演示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浪 潮(北京) 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w w w. l a n g c h a o. c o m.cn 浪 潮(北京) 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w w w. l a n g c h a o. c o m.cn 发展均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浪潮简介 国内领先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和集成系统方案供应商 员工3000多人,2002年销售额71亿人民币 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浪潮信息(000977)和浪潮软件(600756) 业绩: 服务器销量连续七年国产品牌第一 财务软件国内市场销售总额第三 ERP软件国内厂商销售额排名第三 国家首批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浪潮简介 计算平台和方案供应商 生产和研发:服务器、商用PC、海量存储设备和高性能服务器 服务器中国市场连续七年第一 服务器领域唯一通过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 国家技术监督检验局授予浪潮服务器“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提纲 计算性能的发展与数据积累 从追求计算能力到追求数据处理能力 高性能系统的两个领域 构筑计算与I/O均衡的平台 INFINIBAND技术对构筑均衡的贡献 计算性能的发展与数据积累 高性能计算系统计算能力的发展 以每18个月1倍的速度增长 Time 8086 286 i386? i486? 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III Pentium? 4 Performance $/GFLOPS 计算性能的发展与数据积累 世界范围内数据的指数继膨胀: 十倍速增长的在线数据 2000 0.5 petabyte 2005 10 petabytes 2010 100 petabytes 2015 1000 petabytes 在各个领域出现大量数据有待分析处理 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医药学 商业应用 银行、电信、零售业的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And comparisons must be made among many We need to get to one micron to know location of every cell. We’re just now starting to get to 10 microns – Grids will help get us there and further 数字化人脑的数据量 从追求计算能力到追求数据处理能力 计算是针对数据的计算 数据是对历史的记录,现状的描述和对未来预测的基础 对数据的处理和抽象是发现知识的基本方法 总结经验和发现新的知识 计算能力发展的速度已经无法跟上数据积累的速度 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追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不能再单纯的追求系统的计算性能 从追求计算能力到追求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包含若干个方面的意义 计算能力:对数据的计算能力 数据I/O能力:对数据的访问能力 存储I/O与网络I/O 应用系统:如何结合两种能力进行有意义的数据处理 要发展计算能力与I/O能力均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 目前建设的高性能计算系统片面追求计算能力 TOP500与LINPACK测试基准的误导 面向不同的应用系统对计算能力和I/O能力需求不同 均衡是相对应用的均衡 高性能系统的两个领域 高性能计算应用 应用类型多样 单任务计算量、计算复杂度较大 对系统的计算能力需求较高 较多的应用于科研领域 采用开放架构的服务器构筑的HPC集群逐渐成为此类系统的主流 典型应用:数值天气预报、 高性能商业应用 应用采用三层结构 单任务计算量、计算复杂度低,但任务并发量较高 系统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与对I/O能力的需求相对均衡 典型的应用:ERP/PORTAL/Online Gaming 构筑计算与I/O均衡的平台 面向高速互联 高速互联网络支持三类I/O 进程间IPC 存储I/O与网络I/O 系统分成三类节点 计算节点 存储节点 网络I/O节点 采用并行技术提高I/O能力 SU SU IU IU CU CU CU CU CU CU CU CU Internet Infiniband技术对构筑均衡的贡献 高性能互联网络—Infiniband 互联网络接口速度:3.3-10G/s 带宽:800MB/s 延迟:6-7us 处理器消耗:5% 支持三类通讯 计算节点间的通讯(IPC) 基于TCP/IP的网络通讯 存储I/O通讯 采用开放体系结构 200多厂商支持此标准 全世界最早采用无限带宽的厂商 全世界最早实现基于无限带宽的64位高性能计算集群 中国唯一完成Infiniband稳定性和实际应用测试 基于无限带宽的天梭10000产品系列化 浪潮HPC产品互联技术 无限带宽互联网络与其他互联网络地性能比较 性能指标—带宽 性能指标—延迟(一) 性能指标—延迟(二) LINPACK测试 LINPACK测试 LIN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