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菊花台公园.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菊花台公园 1.地理位置 近郊雨花台区宁丹路27号(近花神大道) A:菊花台公园 地址:安德门大街6号 B:菊花台公园-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75路,88路,94路,111路,113路,171路,820路 2.概况 菊花台公园位于中华门外石子岗,分列宁丹公路两侧,西靠宁芜公路,北邻雨花西路,南与铁心桥乡东向花生产队境内砂石场和殡仪馆搭界,总面积22.41公顷,水面1314平方米,绿地率93.9%,为雨花台区辖纪念性公园。菊花台山丘地貌,最高处海拔62.4米,自古即金陵南郊风景区,盛产菊花,相传清乾隆下江南路过此处,时值金秋,只见满山浮金点玉美景不凡,遂欣然题名“菊花台”。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此辟建安德门公园。民国26年(1937)底,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在此立“报忠碑”、“表忠亭”以纪念战死日军,1946年5月国民政府铲除日军所建碑、亭。民国36年(1947)9月3日国民政府将被日军杀害的九位驻菲律宾使节忠骸安葬于此,更名忠烈公园,颁发“南京市忠烈公园”牌匾,九烈士墓地占地800平方米,甬道两旁栽植龙柏,墓地四周种植石楠、女贞、龙柏。建国后,此地划交玄武湖公园管理,1950年雨花台烈士陵园成立后由烈士陵园管理,“文革”时期遭到破坏,一度处于无专人管理的状态,1972年天隆寺林场恢复,菊花台土地划入林场范围。是年雨花台区绿化队成立,与区道路养护队合称“雨花台区养护绿化队”,1978年绿化队和林场合并,是年市城乡委与雨花台区革委会商议,建一个竹类公园,选址在菊花台,1978年8月7日,恢复菊花台公园,公园范围为菊花台、区林场,管理体制实行绿化队与菊花台公园合一,两块牌子。1982年天隆寺林场与菊花台公园合并,称菊花台公园。公园范围增加了塔林、寺庙、玉乳泉等名胜古迹,丰富了公园的游览内容。1981年,雨花台区绿化队改称雨花台区园林绿化管理所,管理体制实行所园合一,挂两块牌子。1983年,市园林主管部门拨款13.5万元,在原工农大队牛奶场址建造一幢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瓦仿古式二层。1984年公园开始创办第三产业改造原工农大队牛奶场牛棚为简易餐厅,再办茶座、小卖部,财政情况大为好转,加上市园林主管部门逐年拨款先后建成许多园林建筑、游乐服务设施、职工宿舍,铺设了九条主次干道。1991年至1993年,又建成花窗围墙3800米及大门、大型假山瀑布、旱桥、竹亭、办公楼等,改造原办公楼为集会议、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娱乐服务中心,公园面貌一新。 [园区绿化] 菊花台之土壤与气候,适宜菊花生长,故菊花台之菊花古今闻名,70年代恢复菊花台公园后,即着手恢复菊花生产,同时创建竹类专类园。1981~1983年,引进品种竹70余种,按品种划区布置,至此菊花生产与竹类专类园初现规模。1984年举办首届菊展后,更大量引种与应用新技术栽培,1991年后连年举办菊展,1992年在全市菊花评比中,菊花台参展菊花获得二等奖与三等奖。竹类专类园占地面积亦达1.6公顷,拥有紫竹、孝顺竹、香妃竹等众多名贵品种,成为公园园区绿化的特色。此外,在公园各山坡片植花木,形成雪松林、樱花林、默林、桂花林等,蔚为壮观。 [景观] 九烈士墓位于公园大门内。大门1992年10月建成,现代造型线条明快,14.5米高雕刻着菊花的华表是醒目的标志,电动拉门,美观大方,旁设375平方米的紫红色小波瓦屋面的票房、小卖部和茶社。门前广场可停车和休息,1993年6月在大门南端添置一块6.5米高太湖石,重约8吨,一对气宇轩昂的石狮分立大门两旁。步入大门内,便是大型湖石假山群,假山依山而堆叠,用石料500余吨,气势雄浑,具瘦、透、漏、绉之俊美,山巅有泉飞落而下,注入水池。假山两旁及后山坡布置迎春、红枫、地柏、山樱、五针松、春梅等花灌木,南侧平岗上设置一高一低两只四角竹亭,称鸳鸯亭,面积14平方米。耗资18余万元。经假山南边蜿蜒曲折的竹林小道,过花圃地拾级而上便是九烈士墓,墓地分为上下两 级,高处九位烈士墓茔呈扇形平布,坐西面东,围以一米多高的裙墙,低处有一纪念碑,石上镌刻着九烈士生平与悼文;一圆形仰忠亭,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38.5平方米,高3.5米。地面用雨花石铺装900平方米。墓地南侧有陈列室、接待室共4问,占地120平方米。1947年9月建墓时周围与甬道两旁栽植的龙柏树高达8米,胸径30厘米左右,生长很旺盛。“文革”时,九烈士墓遭毁平,纪念碑被砸碎,1982年9月重建九烈士墓,按原样恢复墓茔、纪念碑与附属建筑,唯碑文无着。幸卢秉枢烈士之妻邱天佑女士尚有珍藏,1986年10月邱女士从美国归国扫墓带来碑文影印件及其它有关史料,遂镌刻于碑上。该碑文系国民政府外交部王世杰部长撰写,碑文如下:“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翌年一月二日陷马尼拉,我总领事杨光洼,领事朱少屏、莫介恩,随习领事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