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与辐射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主要内容;前言;自从1956年核能发电产业形成以来,世界核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一万两千多堆年的运行经验,迄今为止核电保持了良好的运行安全记录。实践证明,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 然而,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事故警示我们,尽管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的频度极低,但是,由于其后果严重,绝不能忽视它的风险。 核设施安全稳定运行,辐射环境、放射源与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有效控制,是促进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利用的根本保证。 ;2.1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现状;核电;研究堆;核设备;核技术利用 ;我国核技术利用现有放射工作人员约20万人,潜在照射危险相对比较大的辐照应用和工业探伤领域约有3400人。 近几年来,我国放射源事故仍然居高不下,每年约发生30多起放射源事故或事件,其中放射源的丢失、被盗占首位。 全国共有53000余枚废放射源,其中废镭源约2600余枚。 ;核燃料循环设施;核燃料循环设施工作人员频繁地操作常伴有核辐射危害和化学危害。涉及到可溶性的易裂变材料、可燃溶剂和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有可能导致核工业所特有的风险—临界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化学工业所涉及的那些风险—火灾和爆炸事故以及化学毒害。这两类风险在核燃料循环中是相互关联的,因为火灾和爆炸有可能导致放射性的污染和辐照。 应该指出,几十年来,我国核燃料循环设施运行是正常的,虽发生过临界事故,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核材料管制;规定了核材料管制的范围:235U,含235U的材料和制品;233U,含 233U的材料和制品;239Pu,含239Pu的材料和制品;氚、含氚的材料和制品;6Li,含6Li的材料和制品;以及其它需要管制的核材料。 自条例发布以来,三部委陆续制订了《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核材料衡算导则》,《核材料实物保护导则》,《核材料视察规定》等管理法规和制度,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还设立了核材料管理的技术后援单位,并开展了核材料衡算及核材料实物保护等研究工作。 十多年来???三部委联合国内核材料有关主管部门,团结协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使我国的核材料管制工作,从无到有,初见成效,初步规范,初具规模。;放射性物质运输;铀矿冶与伴生放射性厂矿 ;此外,在化工矿山采出含放射性磷、钾等的矿石,以及在进行磷、钾提取,或在复合化肥的生产过程中,甚至有的产品,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特别是不少煤矿中的氡及氡子体的辐射剂量很高,且受照群体庞大。 但是,由于工业部门的限制,以及对这些行业的认识问题,对该行业的辐射防护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通风防护措施和必要的监测手段,导致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受照剂量相当大。因此该部门的辐射防护问题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放射性废物产生于核军工、核电和核技术利用等相关的科研开发、生产运行和设施退役,以及放射性污染治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核军工生产能力进行了调整,一些生产和研究设施相继停止运行,等待退役。这些设施包括核军工生产需要的燃料转化、浓缩、制造等设施,也包括服务于军工生产的研究堆、同位素分离研究等科研设施。;1990年,国家启动了军工核设施退役和废物治理专项计划,十几年来,退役和废物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得来说这些工作的实施,还未从根本上消除潜在危险,仍有大量的积存液态废物处于暂存状态。 在核电方面,产生的固体废物经简单的整备,存放于现场的暂存库内,还未开始送交处置。 我国已建成西北和北龙两个用于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近地表处置场。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辐射防护;随着新的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实施,对核设施的辐射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铀矿冶、后处理等设施的辐射防护基础设施急待加强。 铀矿井下通风防护条件较差,矿工个人剂量偏高。 目前辐射防护仪器仪表过分依赖进口,国产设备现场应用性能较差,现场适用的国产化辐射防护设备较为缺乏。 现场辐射防护管理和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辐射生物效应研究和职业人员健康管理重视不够。;核事故应急;核电厂以外的其他核设施(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等)和核活动的应急工作目前尚不规范,其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比较薄弱,普遍存在着实战能力差的问题。 我国核电站也曾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应急状态多次。基本上都按应急计划作了响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了核安全。验证了应急计划与准备的必要性。 ;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 法规体系的框架 ;;其中,全国人大制定的专门法律1部: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有4个: 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核材料管制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部门规章20多项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