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稻田甲烷排放研究中的应用.pptx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稻田甲烷排放研究中的应用.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稻田甲烷排放研究中的应用报告提纲一、研究背景 二、方法原理三、总体思路 四、主要进展五、成果影响 六、工作展望研究背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 “不可争辩的事实” !(IPCC, 2007)(IPCC, 2007)温室 气体大气浓度(ppm)1750年2013年CO2280396CH40.7151.824N2O0.2700.326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辐射强迫(W/m2)20年100年500年CO21111.66CH472257.60.48N2O2892981530.16WMO, 2014(IPCC, 2007)稻田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排放源水分管理和有机肥施用是影响稻田甲烷排放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Yan et al., 2009)全球稻田排放占人为总排放的11%,为36 Tg y-1(IPCC, 2013)有机肥施用水分管理稻田甲烷排放CO2浓度氮肥施用水稻品种稻田甲烷排放是土壤中甲烷的产生、氧化和传输三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问题水分管理和有机肥施用等因素是如何影响稻田甲烷的产生和氧化进而来调控稻田甲烷的排放?1,甲烷产生潜力和产生途径?2,甲烷氧化潜力和氧化百分率?有关它们对产生途径和氧化百分率影响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Roger and Mer, 2001) CH4产生途径和氧化百分率的测定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百分率研究方法优点缺点产生—排放差值法(厌氧、好氧培养)操作简单、容易测定高估氧化百分率,只能评估氧化百分率。甲烷氧化抑制剂法(添加C2H2、 CH2F2等)操作简单、容易测定可能抑制产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只能评估氧化百分率。甲烷产生抑制剂法(添加CH3F、氯仿等)操作简单、容易测定可能抑制氧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只能评估甲烷产生途径。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同位素质量守恒)可在自然条件下非扰动性测定,同时定量评估产生途径及氧化百分率。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耗时较长,且存在同位素分馏等。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相继出现了采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技术研究稻田甲烷排放的科学报道美国首次报道日本随后报道我国在1995年首次报道了贵州稻田甲烷排放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上述的研究论文均未能从产生、氧化和传输等过程层次上阐明排放机理,仅仅是报道了稻田甲烷排放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1997年德国学者报道了我国苏州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1997~1999年,美国学者在GBC上陆续发表2篇文章,首次详细介绍该方法在稻田甲烷排放研究中的应用产生途径氧化百分率植株传输分馏2001~2002年,德国学者运用该方法在GCB上相继发表2篇论文,详细报道了意大利持续淹水稻田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百分率的季节变化规律上述研究并未深入探讨田间水分管理和施用秸秆等措施对甲烷排放过程的影响以及由于同位素分馏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抓住机遇方法先进:较以往传统方法更科学可靠,且能同时定量评估产生途径和氧化百分率;技术优良:本所具有良好的分析与测定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的技术和平台;问题关键:有关我国稻田甲烷排放过程的系统研究尚十分缺乏,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质谱仪MAT-253预浓缩装置气相色谱质谱仪器面临挑战试验工作量大:田间通量观测(排放)、传输实验(传输)以及培养试验(产生和氧化)需要同步进行;样品保存困难:同位素样品的采集及保存之前没有任何经验,长时间存放后测定结果是否可靠?方法有待改善:开发了一种新的稻田甲烷传输分馏系数测定方法。方法原理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方法介绍自然界中碳主要有3种同位素,其中12C和13C是稳定性同位素,14C唯一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比值:单位物质中碳元素的重同位素和轻同位素的原子数之比 R=13C/12C=1.11/98.89=1/89.08δ值:样品中两种同位素比值相对于某一标准的对应比值的相对千分差。 δ13C = [( R样/R标)- 1]×1000 (‰)式中: R样-样品中碳元素的重轻同位素丰度之比; R标-国际通用标准物的重轻同位素丰度之比。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同位素效应:由同位素质量差所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同位素分馏:由于同位素效应所造成的同位素以不同比例在不同物质或不同相之间的分配;同位素分馏系数:在平衡条件下,经过同位素分馏之后二种物质或不同相的同一物质中某元素的相应同位素比值之商(?)或δ值之差(?)?A-B=(δA+1000)/( δB+1000)?=δB-δA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基本原理CH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皆存在同位素分馏:产甲烷菌优先利用12C基质、甲烷氧化菌优先氧化12CH4 、12CH4能更快地被传输。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是通过测定CH4排放过程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