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铸造基础知识教程;1.铸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之一 ;战国初期铸的曾侯尊盘 ;沧州的大铁狮(铸于公元953年);5m轧机机架(480T)浇注情况;合金船用推进器直径11米重量100吨;吉祥钟——大钟之最 锡青铜铸造重ll6吨;加工中心床身;立车工作台;135T球铁横梁;14米唐津床身;;2.铸造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关键;1)生产工艺流程;2)控制关键:;3.铸铁的特性和分类;;;第二章 灰铸铁;;表一 灰铸铁件的化学成分;表一 灰铸铁件的化学成分;;§2-3 灰铸铁组织中的石墨和基体;2.基体;;§2-4 灰铸铁的孕育;第三章 球墨铸铁;2.球铁的主要种类和应用:;;4.球铁生产工艺过程;§3-2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球铁的基本合金成分:C、Si、Mn、P、S、Mg、RE;第四章 冲天炉熔炼;第二篇 铸造生产过程;;;;;5)树脂自硬砂;(2)原材料;(3)性能:;;2.造型方法:;区别:1.改变铸型的制造工艺或材料2.改善液体金属充填铸型及随后的冷凝条件;第二章 制芯;;4.芯盒种类:;;第三章合箱;第四章 浇注; 第五章 落砂及清理;第三篇 铸造工艺简介;;三.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第二章 铸造工艺设计过程;第二节 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第三节 浇注位置的确定;确定浇注位置原则:;第四节 分型面的确定;第五节:砂芯设计:;第六节 选择铸造工艺设计参数铸造工艺设计参数是:铸造收缩率(缩尺)、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最小铸出孔的尺寸、工艺补正量、分型负数、反变形量、及分芯负数等。;工艺补正量;分型负数为了防止浇注时跑火,合箱前需要在分型面之间垫以石棉绳、泥条或油灰条等为抵消铸件在分型面部位的增厚在模样上相应减去的尺寸,称为分型负数 a)两半模样都留负数b)上半模样留负数c)下半模样留负数;模样的分型负数1.Ⅰ适用于工艺装备好、成批生产的干砂型、表干砂型 Ⅱ适用于工艺装备差、单件生产的干砂型2.采用流态砂、水玻璃砂、化学自硬砂型、固化后起模者,分型负数应减小。;反变形量铸件冷却缓慢的一侧必定受拉应力而产生内凹变形;冷却???快的一侧必定受压应力而发生外凸变形易变形铸件,为防止铸件在凝固收缩时弯曲变形,故造型时应做出反变形量(挠度) a)月牙形R= b)竹节形 C)三角形;最小铸出孔及槽;铸件的最小铸出孔①①最小铸出孔直径指的是毛坯孔直径。;起模斜度 要求:1.小于或等于图上规定的起模斜度值。2.内外壁,芯盒斜度取值相同,方向一致。3. 非加工面于外形一致。尽量选用一种或两种斜度。;铸件尺寸公差( GB/T 6414-1999);注 ① 在等级CT1~CT15中对壁厚采用粗一级公差。 ② 对于不超过16mm 的尺寸,不采用CT13~CT16的一般公差,对于这些尺寸应标注个别公差。 ③ 等级CT16仅适用于一般公差规定为CT15的壁厚。;机械加工余量;要求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RMA)(GB/T 6414—1999);;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一、典型浇注系统的结构1-浇口杯 2-直浇道 3-直浇道窝 4-横浇道 5-末端延长段 6-内浇道;对浇注系统的基本要求;浇口杯的功用:;直浇道窝作用;横浇道发挥阻渣作用应具备的条件;封闭式浇注系统横浇道末端延长段的形式a)、b)差 c)、d)中 e)良 f)优;浇注系统横、内浇道的位置关系a)、d)错误 b)、c)、e)正确;(三)强化横浇道阻渣的措施1.设置筛网芯的浇注系统轻合金浇注系统中过滤网2.设置集渣包的浇注系统;设置集渣包的浇注系统a)齿形集渣包 b)离心集渣包;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截面积之比称为浇口比充型时的两种流态a)封闭式 b)开放式;按充型条件分;内浇道的基本设计原则;二、按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分类(一)顶注式浇注系统a)简单式 b)楔形(刀片)式 c)压边式 d)雨淋;(二)底注式浇注系统a)基本形式 b)牛角式 c)底雨淋式 1-浇口杯 2-直浇道 3-铸件 4-内浇道 5-横浇道 6-牛角浇口;(三)中间注入式浇注系统1—浇口杯 2—出气冒口;(四)阶梯式浇注系统 a)多直浇道的 b)用塞球法控制的 c)控制备组元比例的 d)带缓冲直浇道的 e)带反直浇道的;铸铁件的浇口比;金属过滤技术;过滤网、板在浇注系统中的安放位置直浇道下端 b)、c)上、下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