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设计技术规范
6.5.1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可按下列顺序选择。
1 当条件许可时,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作热源。
1) 利用烟气、废气作热源时,烟气、废气的温度不宜低于400℃。
2) 地热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应充分利用,可用其作热源,也可直接采用地热水作为生活热水。但地热水按其形成条件不同,其水温、水质、水量和水压有很大差别,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升温、降温、去除有害物质、选用合适的管材设备、设置储存调节容器、加压提升等技术措施,以保证地热水的安全合理利用。
地热水的热、质应充分利用,有条件时应考虑综合利用,如先将地热水用于发电、再用于采暖空调,理疗和生活用热水,最后再作养殖业和农田灌溉等。
3) 以太阳能为热源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附设一套电热或其他热源的辅助加热装置。
2 选择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为热源。如热力管网仅采暖期运行,应经比较后确定。当采用热力管网为热源时,宜设热网检修期用的备用热源。
3 选择区域锅炉房或附近能充分供热的锅炉房的蒸汽或高温热水作热源。
4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溴化锂直燃机组、热泵等产生或回收的热量作热源。
5 上述条件不存在、不可能或不合理时,可采用专用的蒸汽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给生活热水。
6 当地电力供应富裕和能利用夜间低峰用电蓄热时,可采用电能作热源。
6.5.2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因地制宜的采用太阳能、电能、燃气、蒸汽等。当采用电能为热源时,宜采用贮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
6.5.3 利用废热(废气、烟气、高温废液等)作为热源,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加热设备应防腐,其构造便于清理水垢和杂物。
2 防止热媒管道渗漏而污染水质。
6.5.4 升温后的冷却水,如水质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使用水温的要求时,可直接作为生活用热水。
6.5.5 采用蒸汽直接通入水中或采取汽一水混合设备的加热方式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当不回收凝结水经技术经济比较较为合理时。
2 蒸汽中不含油质及有害物质。
3 应采用消声混合器,加热时产生的噪声不应超过允许值。
4 采用蒸汽直接通入水中加热的方式宜用于开式热水供应系统
当采用蒸汽喷射与冷水混合的加热方式时,要求蒸汽压力与系统的冷却水压力稳定。
5 应采取防止热水倒流至蒸汽管道的措施。
6.5.6 热源、热媒耗量计算。
1 燃油、燃气耗量按下式计算:
(6.5.6—1)
式中 G——热源耗量(ks/h,Nm3/h);
k——热媒管道热损失附加系数,A:1.05—1.10;
Qh——设计小时耗热量 (W);
Q——热源发热量(kJ/kg,kJ/Nm3),按表6.5.6—1采用;
η——水加热设备的热效率,按表6.5.6—1采用。
表6.5.6-1 热源发热量及加热装置热效率
热源种类
消耗量单位
热源发热量Q
加热设备效率η(%)
备注
轻柴油
重油
天然气
城市煤气
液化石油气
kg/h
kg/h
Nm3/h
Nm3/h
Nm3/h
41800~44000(kj/kg)
38520~46050(kj/kg)
34400~35600(kj/ Nm3)
14653(kj/ Nm3)
46055(kj/ Nm3)
=85
65~75(85)
65~75(85)
65~75(85)
h为热水机组的η
η栏中()内为热水
机组η栏中()外为局部
加热的η
注:表中热源发热量及加热设备热效率均系参考值,计算中应根据当地热源与选用加热设备的实际参数为准。
2 电热水器耗电量按下式计算:
(6.5.6—2)
式中 W——耗电量(kW);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1000——单位换算系数;
η——水加热设备的热效率95%~97%。
3 以蒸汽为热媒的水加热器设备,蒸汽耗量按下式计算:
(6.5.6—3)
式中 G——蒸汽耗量(kg/h);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k——热媒管道热损失附加系数,A二1.05~1.10;
i——饱和蒸汽的热焓(kJ/kg),见表6.5.6—2;
i——凝结水的焓(kJ/kg)。
i=4.187tmz
式中tmz——热媒终温,应由经过热力性能测定的产品样本提供,参考值见表6.6.3—l和表6.6.3—2。
4 以热水为热媒的水加热器设备,热媒耗量按下式计算:
(6.5.6-4)
式中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G——热煤耗量(kg/h);
k——热媒管道热损失附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垫付协议书范文.docx VIP
- 四年级上第2单元第5课《了解家乡美丽的风景——数据收集工具》课件(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三年级(详解升级版).pdf VIP
-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docx VIP
-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pptx VIP
- 乳腺癌重建术的护理.pptx
- 小学五年级民间故事10篇.pdf VIP
- 原嘉兴高联丝绸印染有限公司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pdf VIP
- 新解读《GB_T 39107-2020消费品中可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静态顶空进样法》.docx VIP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