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runnstrom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定义 Brunnstrom技术是依据脑损伤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外伤、脑卒中、儿童脑瘫等及运动控制障碍疾患。 (2)禁忌证: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3、设备与用具 简易的训练器具如治疗床、平行杠等,不需要专门的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1)体位摆放和床上训练: 1)床上卧位:仰卧位、侧卧位良姿位的摆放技术; 2)床上训练:翻身训练:通过转动患者的头(利用紧张性腰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帮助完成翻身活动;从床坐起训练:通过让患者头转至患侧(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刺激足背屈肌(利用共同运动)协助完成从床坐起活动。 (2)坐位训练: 1)坐位平衡:重点对健侧、患侧躯干肌的控制力进行训练,以提高躯干平衡反应,改善坐位平衡; 2)诱发平衡反应:治疗师用手向前、后、左、右推动患者,破坏其平衡状态后使患者重新调整重心维持平衡; 3)前方倾斜及躯干前倾:在治疗师或患者利用健侧帮助下,使躯干前倾和向前方倾斜来诱导躯干平衡能力; 4)躯干旋转: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双手分别放在患者两侧肩峰上,嘱患者目视前方,肩向左侧旋转时,头向右侧旋转,左右交替,动作应缓慢。利用躯干-颈-上肢模式,交替产生肩部屈肌、伸肌的共同运动、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腰反射诱发及促进躯干旋转; 5)头、颈运动:患侧上肢放在治疗台上,治疗师一手放在患侧肩上,另一手放患侧耳后。让患者用耳朵接触肩峰,治疗师用手给予抵抗,当阻力足够大时,可诱发肩上举及耸肩活动; 6)肩关节活动:在治疗师引导下的肩部运动,以维持肩关节活动度,预防肩痛; 7)屈髋肌群收缩训练:坐位,治疗师利用躯干前倾和后倾以诱发屈髋肌的反应性收缩。 (3)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1)屈肘:治疗师抵抗健侧上肢屈肘(利用联合反应)、让患者面向健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牵拉患侧的近端、轻扣斜方肌、肱二头肌等引起上肢屈肌的共同运动。 2)伸肘:治疗师抵抗健侧上肢伸展(利用联合反应)、让患者的头转向患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轻扣胸大肌、肱三头肌等引起上肢伸肌共同运动。 3)双侧抗阻划船样动作:治疗师坐在患者对面,相互交叉前臂再握手做类似划船时推拉双桨的动作,向前推时前臂旋前,向回拉时前臂旋后。治疗师在健侧施加阻力以引导患侧用力(利用健侧肢体和躯干的本体冲动对患者难以进行的推、拉或往复运动进行促进)。 4)下肢屈/伸共同运动: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展,嘱患者健侧下肢做抗阻屈伸动作以此引导患侧下肢的屈曲。 5)下肢外展/内收共同运动:将患侧肢体置于外展位,嘱健侧下肢内收,在此过程中治疗师施加阻力,引导患侧下肢内收;将双下肢均置于中间位,嘱患者健侧下肢抗阻外展,引导患侧下肢外展。 (4)引导分离运动: 1)肘关节屈/伸分离运动:患者坐位,将肘置于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治疗师托住患侧肘关节使上肢水平前伸,要求患者用手触摸对侧肩部再将其回复到上肢伸展位。 2)手指屈曲/伸展:当手指能够完全屈曲时,练习拇指与手指的相对运动,嘱患者握拳,拇指在四指外,然后拇指向小指方向滑动;也可将四指伸开,用拇指分别沿四指的指尖划向指根;或将四指伸展,然后保持指间关节的伸展,练习独立的屈曲和伸展掌指关节。 3)下肢屈曲/伸展:患者双杠内站位,练习小幅度的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也可以嘱患者在患腿摆动时练习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 (5)步行训练: 1)辅助步行:治疗师站在患侧,与患者手交叉握住,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腋窝,托住患肩,与患者一起步行,同时辅助患者进行重心转移,控制步幅及步行节奏; 2)独立步行:患者借助拐杖、平衡杠、扶手等进行独立步行训练; 3)指导步行:患者在步行时,治疗师对完成的动作给予指正;指导患者如何控制重心、起步、步幅及如何纠正膝过伸等。 (6)日常生活练习:生活中利用共同运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上肢伸展内收时旋转门把手;用患手梳头;将外衣搭在前臂上;患手握皮包带;患手拿牙刷等小东西、抓火柴盒等;书写时用患手固定纸;患手穿衣袖;利用患侧上肢和躯干夹住物体等。 5、注意事项 (1)熟悉脑损伤后的异常运动模式及病理反射的神经病理学基础知识。 (2)熟悉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 (3)Brunnstrom技术重点在早期运用原始反射来完成或诱发运动动作,应尽早介入。 (4)重视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