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节、风化岩石的工程地质研究;第1节 软弱岩石的涵义 ;坚硬的层状岩层;一、软弱夹层的成因与分类;次生型软弱夹层特点:;二、泥化夹层的基本特性;泥化带
1.错动面附近,粘土岩泥化夹层则仅见劈理带和泥化带泥化错动带受构造影响强烈,原岩结构彻底改造。在较大剪切位移部位可形成颗粒和微集合定向排列区和收到牵引影响的非定向区。
2.泥化光面(泥化带表面)平直或舒缓波状,粘粒含量高,分散度大,表面电荷密度增大,物理化学活性加强,结构连接弱。
3.含水量高、干密度小、强度低,易于屈服的弹粘结构分散系具有一定的特殊工程性质。;(二)泥化夹层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三)泥化夹层水理性质;2.渗流;(四)泥化夹层物理力学性质;三、泥弱夹层在长期渗水条件下的演变趋势 ;2.渗透稳定的变化
容易发生渗透变形和渗透破坏的部位--泥化错动面附近、裂隙发育的劈理带。;3.抗剪强度的变化;四、泥弱夹层在特定条件下的抗剪强度;现场快剪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第3节 风化岩石的工程地质研究;
(1)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是不良的导热体,不同的矿物热膨胀系数也不同,所以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岩石的表面与内部,产生应力,致使发生裂隙,并可逐渐松散破碎。
渗入岩石孔隙、裂隙中的水,使裂隙扩大延长,在冰融季节反复交替进行,最后可导致岩石崩裂、破碎。另外,水溶液中盐类物质的集聚结晶、植物根系的生长也可产生类似的情况。;(2)化学风化作用
;2、影响岩体风化的因素;C)岩石的结构
D)岩石的构造;风化过程阶段划分:
①破碎阶段;
②富钙质阶段;
③酸性硅铝化阶段;
④铝化土阶段;(2).地质构造
断层破碎带
裂隙密集带
层间错动带
岩体的完整性差,容易风化形成较深的风化囊和风化槽。;(3)气候;C.温湿气候带:
硅铝黏土型风化壳
(高岭土型风化壳)
;(4)地貌
在坡度较陡的微地貌单元上, 风化作用强烈,但风化产物不容易保存,风化壳厚度薄。
在坡度较缓的微地貌单元上,风化产物容易保存,风化壳厚度较厚。; 二、风化壳的结构
1.风化夹层或夹层状风化
2.球状风化
3??风化程度不同的带在垂直剖面
上发生突变(缺失或重复)
4.风化囊和风化槽 ;岩体风化程度划分方法;3.岩石风化系数
1966年保加利亚学者伊利耶夫根据室内大量岩石的超声波速度测定值提出。
4.用点荷载试验研究岩石的风化程度
;
7.对于花岗岩类岩体可用标准贯入
试验击数划分残积土和全、强风花带。
8.风化程度指标
1970年由俄罗斯学者提出。
9.岩心采取率
风化岩体的勘探掘进技术特征,
随风化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第4节 构造岩的工程地质研究; 主要是由2mm被搓碎的棱角状碎块及岩粉等
经胶结形成,角砾仍保持原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一、粘性土的类型和软土的定义;(1)成因类型
a.分布于沿海的软土
泻湖相沉积;
溺谷相沉积
滨海相沉积;
三角洲相沉积;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
渗透性弱
压缩性高
抗剪强度低
触变性:
由于饱水而结构疏松,强烈扰动时,强度会迅速降低,由原来的软塑状态变成流态,甚至液化为悬液,这种现象称触变性。其定量指标为灵敏度St。
f. 蠕变性 显著,必须考虑长期强度。 ;2.黄土的类型及工程特征
(1)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具有以下特征:
a.黄土的颜色:黄色或黄褐色;
b.以粉粒组为主;
c.富含碳酸钙;
d.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
e.天然剖面上垂直节理发育;
f.显著的湿陷性。
(2)黄土的成因、分布和分类
a.成因:风成(积)、水成(积)、风化-残坡积
b.分布:我国分布面积6.4x105km2 主要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干旱少雨地区;
c.分类:据地层时代及其基本特征可分为三类
新近堆积的黄土 Q42 浅至深褐色、暗黄或灰黄; 新黄土:次生黄土 Q41 褐黄至黄褐色
马兰黄土 Q3 浅黄至灰黄
老黄土:离石黄土 Q2 深黄、棕黄、微红
午城黄土 Q1 微红及橙红
新近堆积的黄土及新黄土具有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结构较疏松,具湿陷性。
老黄土一般不具大孔隙(少量有),块状节理,结构较密实。
(3)黄土的成分、结构特征
a.粒度成分:粒径 0.25mm, 且主要是0.1-0.01mm 其中:
粗粉粒:含量 5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