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方法教材.pptVIP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士考试,不中。 托物言志的“志”可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托物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答题模式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具体分析事物的特征 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刻画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步骤一) 词人用“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沙洲”等冷色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富有情态的字词极写孤鸿之神态和心理。 (步骤二) , 诗人以孤鸿自比,表达自己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步骤三) 。 北陂(bēi)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杏花的傲岸不屈的品行(步骤二) 诗歌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咏物诗的欣赏过程,要注意三点: 1、不能对象外之意牵强附会,胡乱猜测,一定要结合事物的特征以及作者的具体身世处境来分析,抓住事物的自身特点词、动态变化词等。 2、同一事物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会有不同的寓意,应细加区别,有时自喻,有时抒情。 3、积累相关的物象,一些咏物诗表达上存在多义性。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沙鸥:飘零、伤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从主题来看,有以下三类: 1、托物抒情 2、托物言志 3、直写物事 【寓意】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理解咏物诗的一般方法 1、“读清”全诗,写了什么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习性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