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企业劳动争议指导与化解 青岛市市南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 希沃特 一、劳动争议 (一)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是指基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确认之诉—劳社部发(05)12号)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常见的争议类型及具体诉求 常见争议类型:1、确认劳动关系; 2、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含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奖惩等); 3、工资争议(工资的克扣、拖欠,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的支付); 4、社会保险争议; 5、福利待遇争议(主要为奖金、津贴、提成等) …… 常见的诉求:1、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缴纳(补缴)社会保险; 3、支付工资及加班费; (以上三项在每个仲裁案件中基本都涉及) 4、支付经济补偿或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三)预防劳动争议措施 Ⅰ建章立制 1、制定规章制度常出现的问题: a内容、条款及制定程序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b可操作性不强,条款照搬《劳动法》等规定; c内容缺失,不全面。 2、制定规章制度应注意: a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 ; b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具体;(行为模式+后果)(“重大损失”) c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序必须完备 。(告知) 同时,企业规章的效力不能溯及既往,即企业规章只对其发布实施之后的人或事产生效力,而不是逆溯到以往,除非企业和劳动者另行特殊约定承认后来实施的企业规章对以往的事或人发生效力。 Ⅱ处理决定依据准确,送达程序完善 处理决定(包括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作出时, a依据的事实应当客观真实,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准确、充分,避免出现张冠李戴、事倍功半; B送达程序必须完善(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 做好以上2点,精髓在于:尽可能的形成合法、有效书面证据,并妥善留存。即使发生劳动争议,亦有据可依,可立于不败之地。 二、劳动争议的应对 发生了争议,企业应积极应对,主动与员工协商、调解。 调解有利于争议双方及时消除分歧,尽可能避免了劳动者“赢了官司、丢了饭碗”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劳动者“主人翁”精神的树立,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达到“双赢”。 劳动争议调解 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考虑到工会代表的就是职工的利益,因此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主任由工会代表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处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协商—调解—仲裁—小额案件和劳动标准案件一裁终局,其他案件提起诉讼 1.协商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仲裁 (1)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民事诉讼程序。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4.诉讼 (1)有条件的“一裁终局”。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2)诉讼。 1)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A.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切向流过滤原理.ppt VIP
- 孤独症康复教育人员上岗培训课程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教科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我们周围的空气》精品课件.pptx
- 孤独症康复教育人员上岗培训课程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极值点偏移1-2---极值点偏移定理.doc VIP
- XFUSION超聚变 服务器 (V5及以下) iBMC Redfish 接口说明.pdf VIP
- 景德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2024版).docx VIP
- 海外工程重油发电机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中英文版).doc VIP
-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项训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100题(原卷版).pdf VIP
- 蓝凌数字化办公OA平台解决方案EKP使用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