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3
09水工本科
生产实习任务书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水工教研室
2012年11月
一、实习目的
结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课程内容及其他相关课程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环节,特别是设计、施工环节的主要内容,为后期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实习时间、地点、人员
实习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共2周:11月4日~11月15日
实习地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实习人员:09水工本科学生(部分学生另行安排)
三、实习要求了解或掌握的具体内容
1.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①建设概况;
②枢纽概况;
③工程经营及施工概况。
2. 工程设计概况:①枢纽建筑物的组成及主要设计参数;
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3. 施工总组织:①施工进度安排情况;
②施工分期及导截流设计;
③施工总体布置设计;
④施工招标及概算控制情况;
⑤环境评价及设计、施工情况。
4、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现场参观为主,适当参与,注意施工机械):
①骨料加工与运输系统;
②砼生产与运输系统;
③模板与钢筋系统;
④砼的浇筑与养护;
⑤钻孔及灌浆施工;
⑥地下工程及爆破施工;
⑦石料开采与填筑施工。
其他有关内容: ①施工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③中水十二局、武警水电及其它主要施工企业的情况;
④移民及库区情况;
⑤水文、地质等有关情况;
⑥收集写论文或做课题的有关资料;
⑦其它任务。
四、实习纪律与要求
1、每次实习出发前和结束后由班长清点人数并报告老师,每晚10点由班长向老师汇报一天情况,并实行零汇报制度。
遵纪守法,听从指挥、团结互助、注意安全。
3、认真听取有关报告,作好实习笔记,坚持每天写实习日记。
4、结合现有理论,多看多问,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5、每人单独上交一份实习全过程报告或某一单项课题报告。
2012年11月
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1、概述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老县城(巴邱镇)上游峡谷河段,距峡江老县城巴邱镇约6km,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赣江是江西省的最大河流,由南向北纵贯全省,河流长766km,流域面积80948km2(外洲水文站),绝大部分在江西省境内。
规划的峡江水利枢纽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城上游1km处,控制流域面积约62900km2,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约500×108m3,正常蓄水位50m高程(吴淞)时,枢纽总库容27.6×108m3,调节库容6.95×108m
2、水文
2.1 流域概况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赣江是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河流,发源于江西、福建两省交界处的石寮崠(石城县境内),其贡水从赣江发源地自东向西流经瑞金、会昌、于都,至赣州市与章水汇合后始称赣江;河流出赣州后,折向北流,经万安、吉安、新干、丰城等地,流至南昌市后分主(西)、北、中、南四支注入鄱阳湖,其中主支在永修县吴城镇与修水汇合后注入鄱阳湖。流域东西窄、南北长,略似斜长方形。外洲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80948km2,峡江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2710km2。
赣江自河源至吴城全长766km。赣江以赣州、新干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长255km,多为山地,河道比降相对较陡;中游河长303km,为山区和丘陵谷地,河道比降平缓;下游河河长208km,河道蜿蜒于冲积平原上,两岸筑有堤防,河道比降小,仅为0.06~0.10‰;南昌市以下进入尾闾地区,地势低洼,受本流域洪水及鄱阳湖高水位顶托的双重影响,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 气象
赣江流域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寒夏热,秋干冬阴,无霜期长。据实测资料统计,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1800mm之间,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4~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雨的41%~51%。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94~1765mm,多年平均气温在17.2℃~19.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41.6℃,极端最低气温-14.3℃;坝址区多年平均风速为1.8m/s,最大风速19m/s(出现在1990年7月30日),相应风向为偏东(ENE)风,年最大风速多年平均值为14m/s。
2.3 径流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下游设有峡江水文站,该站具有1953~2008年共56年实测水文资料系列,是本工程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站。经分析计算,峡江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640m3/s,Cv=0.32,Cs=2.0 Cv。坝址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平均流量(2590 m3/s、1975年)是最小年平均流量(527 m3/s、1963年)的4.91倍;年内分配也不均匀,3~7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7.7%。其中又以6月份最大,占全年径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