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卢玲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
卢玲老师走了!
带着她对杜家小学的无限眷恋,带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她对学生的无限惦念,带着她对家人的无限爱恋……
7月20日,卢玲因病不幸逝世。23日清晨,富平县曹村镇白庙杜家村,哀乐低回,群情凄切,来自社会各界近600名村民、学生、教师、干部自发赶到这里,送别年仅58岁的优秀教师——卢玲。
大家默默哀悼、伤心流泪,不舍卢玲的离去……
假如有来生,我仍愿意让你把我当女儿。富平县白庙老池学校校长郑丹泣不成声。
要不是他‘卢婆’,孩子早都辍学了,卢老师是我家的恩人。支浩爷爷颤巍巍地说完这句话,早已老泪纵横。
一名普通教师,她的去世为什么能在人们心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
我爱杜家小学,杜家小学就是我的家。
卢玲,杜家村人,1978年高中毕业后在杜家小学当了一名工分教师。37年,从未离开这里,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山
区的教育事业。
杜家村,位于富平县城西北50多公里处的大山深处,杜家小学就建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半山坡上,土垣柴扉悬高岭是这个学校以前最真实的写照。
到达杜家小学时,村民、学生及卢玲的同事们早已等候在此。现在的新村庄经过整体搬迁后,就在学校旁边,学生上学也方便了许多,但卢老师一天也没享受过。原杜家村党支部书记杜大刚说。通过视频资料,记者看到,卢玲拄着拐杖,带着学生们走在羊肠小道上,他们蹚水过河、翻山越岭,有的学生走不动了,卢玲背着继续走,不落下一个学生。在卢玲家里,各种荣誉证书、奖状摆满了沙发、茶几。这些都是我妈最引以为傲的成绩,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勤劳、善良、朴实,她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卢玲的儿子支少睿说,母亲把所有心血都扑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上,白天忙,她就把教案带回家,晚上点着煤油灯备课,从不落下一节课。
卢玲明白,靠她仅有的知识水平,要当好一名合格教师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于是,她申请到大樊教师进校参加师训,借钱到蒲城师范民师班进修学习,常常步行到大山外先进的兄弟学校听课交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000年,她从蒲城师范毕业后,原白庙乡教育组决定将她分配到初中任教,但是卢玲拒绝了,她说:我若不回设备
简陋、条件艰苦的杜家小学任教,谁还会自愿留在这里教我们的孩子。我爱杜家小学,杜家小学就是我的家。
艰难困苦无法消磨我教书的热情。
记得当时,卢玲除了承担复式教学外还给师生烧水和做饭,直到2012年,杜家小学新建了教室和食堂,她才得以卸下这份苦差事。富平县齐村镇中心学校副校长(时任白庙中心学校副校长)杨明说。
当然,卢玲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热爱的工作,离不开丈夫的支持与帮助。还记得那会儿,妈妈总是说‘我不去教书,百十个孩子就得放羊。’后来,爸爸拗不过妈妈,卖掉了他心爱的手扶拖拉机,照顾弟弟和我……卢玲的女儿支萍萍回忆妈妈生前的点点滴滴,泣不成声。
2007年以前,从白庙到杜家小学的路是土路,卢玲去教育组开会都是步行前往,15里山路,往返约3个小时。后来,我借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她开会,我就义务充当专职司机接送。支玖回忆着妻子卢玲的艰辛,难掩伤感之情,宁可自己流血,也不愿孩子流泪。37载教师生涯,卢玲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坛上。然而,她的无私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上,她还总是竭尽所能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2012年春,支浩由于父母离异,自幼和爷爷奶奶相依为
命。到了上学年龄,爷爷奶奶非常着急,卢玲说:我也是支浩的奶奶,把孩子交给我吧。得知采访卢老师先进事迹后,支浩和他爷爷不顾高温,专程赶到学校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当问到支浩把卢玲叫什么时,孩子说了声卢婆便哭了,旁边坐着的支浩爷爷,也泪流满面,颤巍巍地说:多亏了她,孩子才没有辍学,卢老师是我家的恩人。
卢玲家到学校要穿过一条沙石河,每逢雨季,水流湍急,过河非常危险,于是她主动承担了背8名学生过河的艰巨任务。2004年夏季的一天,由于大暴雨冲走了河床上的石头,卢玲背支凯凯过河时突遇山洪,她奋力将孩子推向河岸,幸好支凯凯的爸爸及时赶到,才把卢老师和孩子救上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杜家小学教师马粉帕回忆道。其实,像这样危险的事,卢玲不知遇到过多少次。但37年来,她从未退缩,为了山里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她无怨无悔。
2010年9月8日,卢玲因疲劳过度,上课期间,突然鼻腔出血不止,后因失血过多而暂时休克。我当时赶到学校后,看见流血量大,赶紧叫车把卢老师送到了临近的铜川市人民医院。紧急医治后,卢老师第二天又挂着吊瓶来上课了,当时怎么劝她都不听,直到国庆放假后才去检查病情。杜大刚说,在卢老师心里,孩子们永远是第一位,她常说宁可自己流血,也不愿孩子流泪。守住学校,就是守住了孩子们的希
望。
杜家小学地处偏僻,条件较差,最缺的就是教师。2013年9月,杜家小学迎来了第一批特岗教师,郑丹就是其中一位。刚到杜家小学时,情绪非常失落。卢老师把我当女儿看待,周末回不去,就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