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 单元 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是为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群创建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站的发展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sic degrees of separation)。
六度分隔理论是理论假设,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 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国内社交网站的代表
多功能大众化社交:百度贴吧
基于各类生活爱好:豆瓣
基于大众化的社交:QQ空间
基于生活化、实用化的社交网站:众众网
基于白领用户和学生用户的交流的娱乐:开心网,人人网
基于未婚男女的婚介: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
基于地方化的交流:南京族
基于原创性文章: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基于信息的快速分享:微博
基于社会化问答网站:即问即答网,知乎;;;;;;;;;;Friendster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Friendster创建于2002年。Friendster把持这样一个理念:“与两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从零开始相比,朋友之间相互介绍、约会更容易成为情侣。”于是,它专门设计了让“朋友的朋友”相知相识的程序“。
最早被吸引到Friendster的用户主要来自三个群体:博客写作者、燃人艺术节的参加者,以及男同性恋。
随着注册用户攀升,Friendster遭遇了技术和管理瓶颈,巨大的访问量使得Friendster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屡屡瘫痪,影响了用户体验。网站的不稳定使一些用户最终又回归电子邮件与亲友联系。
另一个导致Friendster惨遭滑铁卢的原因在于其用户管理不善“Friendster起初把用 户访问的范围设定为四度,亦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为了能访问更多用户的个人主页,有人开始大肆增加好友,把一些陌生人也加入其中;更有甚者假冒某些名人、公司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信息,被戏称为”冒牌者“。发展到后来,竟有人把访问冒牌者的网页当成一种乐趣”。所有这些都导致多数早期用户纷纷离Friendster而去。;社交网站中的虚假个人身份究竟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社交网站的数据泄露
2016年上半年,微软因反对美国政府对用户电子邮件执行所谓的“秘密搜查令”,起诉了美国政府部门,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政府曾在过去的18个月时间内不间断地向微软公司提出“秘密”查询其用户数据的要求,并附加言论禁令,这一举动引起了微软公司的不满,并向西雅图联邦法院提出诉讼。2016年9月,包括苹果、谷歌、亚马逊在内的多家公司都正式宣布将支持微软到底,坚决保护用户数据隐私,此外,美国多家媒体也表示美国政府这一举措严重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也纷纷加入了声援微软的队伍中,组成了一只强大的“反对者联盟”。
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爆发,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不断威胁“用户隐私”。
据日前Gemalto曝出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泄露总数增长了15%。在全球范围内,2016年上半年已曝光的数据泄露事件高达974起,数据泄露记录总数超过了5.54亿条之多。;;;社交网站会导致人们之间现实关系的疏离吗?你怎么看?;社交媒体让青少年更孤独了吗?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流方式,已经深入到青少年生活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群体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却愈发复杂。Common Sense(一家帮助青少年在媒体科技世界中成长的非盈利组织)在2018年进行了第二波美国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的持续跟踪研究,与2012年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并发布报告。以下是报告的部分关键内容。
关键词一: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大幅上涨。
关键词二:社交媒体积极效应凸。【只有极少的青少年表示,使用社交媒体会对自我感受产生负面影响,更多人认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低社交情感幸福感”组中的青少年社交媒体用户(46%)表示,社交媒体会使自己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反应,但有更多组内青少年也表示,社交媒体同时能给自身能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我们应当意识到:社交媒体更能对此青少年群体产生负面影响,但社交媒体亦能帮助他们减少孤独感,增强自信,建立联系。】
关键词三:“面对面交流”偏好。关键词四:数字设备沉迷
关键词五:社交媒体极端内容。【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接触到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恐同内容的比例有所上升。也有青少年因此而遭受网络欺凌的状况,其中一部分人认为,自己遭遇的网络欺凌可以用“严重”来形容。】
关键词六:社交媒体创造性表达。?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