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热力管道)教案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热力管道应力计算 原则:采用应力分类法 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峰值应力 一次应力:管道由内压、持续外载引起的应力属于一次应力, 应力验算采用弹性分析和极限分析; 二次应力:管道由热胀冷缩等变形受约束产生的应力,属于二次 应力,应力验算采用安定性分析; 峰值应力:管件由于局部结构不连续等产生的应力,属于峰值 应力,应力验算采用疲劳分析。 计算目的:判断管道是否安全。提供结构设计依据 (二)管道作用力计算 热胀冷缩受约束产生的作用力 内压产生的不平衡力 活动端位移产生的作用力 管道作用力计算 固定支架推力计算 (1)架空和沟道敷设 摩擦力: 内压力: 式中: Pm ——摩擦力(N) q——单位长度结构荷重 (N/m) μ——摩擦系数 L——管段计算长度 (m) Pn——内压力(MPa) P——工作压力(MPa) F——管道截面积(cm2) (二)管道作用力计算 (2)直埋敷设 摩擦力:Pm=μ·ρ·[π Dc·(H+Dc/2)·g] V 式中: Pm ——每米管道的摩擦力(N/m) H——管顶覆土深度(m) μ——摩擦系数 Dc——保温管外径 (m) ρ——土壤密度(kg/m3) DC H 补偿器推力及内压力的计算与架空和沟道敷设计算方法相同 G (二)管道作用力计算 固定支架推力计算 (1)地上敷设和管沟敷设管道 固定点两侧管段由热胀冷缩受约束引起的作用力和活动端位移产生的作用力的合力相互抵消时,较小方向作用力应乘以0.7抵消系数;固定点两侧管段内压不平衡力抵消系数取1。 (2)直埋敷设热水管道 直埋敷设热水管道应按《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的规定执行。 (三)管道作用力合成 L1 L2 L1 L1 L2 L2 ΣF= (N1-0.7N2)+(P1-P2) f1=μq1 L1 ,f2=μq2 L2 P1=PF1 , P2=P F2 ΣF= {(f1+N1)-0.7(f2+N2)} +(P1-P2) ΣF= {(f1+N1)-0.7N2} +(P1-P2) (三)管道作用力合成 (四)管道支吊架类型 固定支架 活动支架 刚性吊架 弹簧吊架 支架 吊架 强度条件: PN≤4 MPa : 式中 Lmax——支吊架允许的最大间距(m) Et——钢材弹性模量(MPa) q——管道单位重量(N/m) w——管子断面抗弯矩(cm3) Φ——管子环向焊缝系数 水平90°弯管两端支吊架间的展开长度,不应大于水平直管段上支吊架最大允许间距的0.73倍。 PN4.0 MPa: 刚度条件: (三)活动支架间距计算 (四)固定支架间距计算 固定支架不仅承受管道的垂直荷载,还承受管道各向的推力和力矩,间距满足以下条件: 管道在两固定架的热伸长值,不得超过两固定架间补偿器的允许补偿值。 管道的垂直荷重和各向推力和力矩,不得超过固定架结构强度计算的允许值。 固定架的设置,应能防止管道产生振动。 固定架最大间距与管道直径、介质温度和补偿器类型等有关。 七、中继泵站与热力站 (一)中继泵站设置原则 距离远、高差大、管网允许压力有限时,为满足末端用户要求,降低电耗,节省费用,需设置中继泵站。 泵站可设在供水或回水管上,优先考虑回水加压。泵站位置及水泵扬程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中继泵站不应建在环状管网的环线上。 (一)中继泵站设置原则 1#加压泵站 2#加压泵站 3#加压泵站 (二)中继泵站布置 (1)相邻两个机组基础间的净距 1)当电动机容量小于或等于55kW时,不小于0.8m; 2)当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不小于1.2m; (2)就地检修时,至少在每个机组一侧留有大于水泵机组宽度加0.5m的通道; (3)相邻两个机组突出部分的净距以及突出部分与墙壁间的净距,应保证泵轴和 电

文档评论(0)

186****77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