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清总胆红素(T-BIL)测定 1. 实验原理 血清中的胆红素分为直接(结合)胆红素和间接(未结合)胆红素。大多数方法是在1883年Ehrlich提出的重氮法胆红素测量法1,一些改良的方法已被用来增进反应。这些改良的方法是使直接胆红素直接和重氮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一种有颜色的化合物,而间接胆红素需要一种溶剂,如表面活性剂后才能进行反应。 奥林巴斯总胆红素试剂是改良的重氮法。使用一种稳定的重氮盐,2,4-二氯苯胺重氮盐(DCA),与胆红素反应,形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它在540nm吸光度最大。在540/600nm时的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胆红素+DCA 红色偶氮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15~25℃保存可稳定2天;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如冰冻保存,不可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避光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非避光保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奥林巴斯总胆红素试剂盒( 试剂+试剂空白对照) 6.1.1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2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试剂必需避光保存。试剂不可冰冻。 6.1.3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6.1.4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入口,毒性还末确定;警告!腐蚀剂!不要入口;避免和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如果接触到,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受损害的部位15分钟,接触到眼睛或吞服,立即寻找医疗保护。 6.2 校准品:使用奥林巴斯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7. 仪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 8. 操作步骤 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 8.2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270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 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质控规则参见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规程.SOP文件。 11. 计算方法:以TruCal U复合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无需手工计算,以μmol/L报告。手工测定计算方法为: △Au 总胆红素(μmol/L) = × 校准液浓度 △As 12. 参考值范围: 婴儿: 出生24小时内 <150μmol/L 出生第2天 22-193μmol/L 出生第3天 12-217μmol/L 出生第4~6天 1.7-216μmol/L 儿童: >一个月 3.4-17μmol/L 成年人: 1.7-21μmol/L 参考值因性别、年龄、饮食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根据好的实验室经验,每个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13. 临床意义: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游离胆红素非极性很强,几乎不溶解于水。在血液中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由脾脏向肝脏运输。在肝脏中,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可溶性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由胆管排入肠道。 溶血(肝前黄疸)、实质的肝损伤(肝性黄疸)和胆管堵塞(肝后黄疸)都会导致血液胆红素增高,形成高胆红素血症。人群中常见先天性慢性高胆红素血症,称为Gilbert综合症。由于胆红素降解酶的功能滞后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碎增多,使60~70%的婴儿血液出现总胆红素增高。常用的胆红素检测方法能检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测定主要检测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可以根据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差来估计游离胆红素的含量。 14. 操作性能 14.1 线性范围:1.2~513μmol/L 14.2 精密度:精密度的评估是根据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5,AU2700批内精密度小于3%或SD≤0.07,总精密度小于5%或SD≤0.10。用于分析的质控血清和数据处理符合以上的NCCLS的规则。 批内精密度 n=20 (μmol/L) s (μmol/L) CV (%) 批间精密度 n=20 (μmo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