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中毒事故案例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窒息中毒事故案例汇编 上海某钢铁厂氩气窒息事故 一、事故经过 上海某钢铁厂为扩大生产项目,准备新建2台VD炉(真空排气炉)。该项目由上海市某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承建,从1997年3月份起施工,至事故发生前还未完全竣工。1997年9月10日下午1时许,安装公司5名工人进入VD炉施工,用氧气及乙炔混合气体进行气割作业,下午2时许厂方职工发现施工人员躺在炉内,即进行抢救,另1名消防队员带防毒面具下炉也即昏倒。后经对炉内机械排风以及下炉抢救人员佩戴供氧式面具等措施后才将6人拖至炉外。经医院抢救,5名安装工人死亡,1名消防队员脱离了险情。 现场调查,在建的VD炉呈圆柱形敞开状,直径有6米,深6.8米,洞口经现场采样分析,未采集到一氧化碳及硫化氢。经现场勘察,VD炉外有氩气管从炉口通至炉内底部,氩气管阀门临近炉口处,当时氩气管已接通供气。调查人员于当日傍晚采集空气样品经检验室分析,氧含量为6~7%(正常空气中含量为21%),此外又对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色-质分析,氩气含量大于50%,初步认定该起事故是因为氩气沉积炉内底部置换空气造成缺氧窒息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厂方和施工方均不了解氩气对人体的特性。事故发生前有关方面用氩气对炉内进行通氩试验,此次试验并未通知施工人员。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大量氩气进入炉内,因氩气的空气比重大,进入炉内的氩气沉淀在炉底,并置换出炉内的氧气,使炉内空气中含氧降低,氩气浓度显著增加,此时下炉施工的5名安装工不明底细,由于缺氧相继倒在炉内;在抢救过程中,厂方未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没有佩带供氧式面具,延误了抢救机会,造成了5死、1伤的重大急性职业性伤害事故的发生。 焊接氩气窒息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6年7月23日在某项目中,焊工秦某在焊接完30寸管的焊口后,在进入管内看里口时发生氩气中毒,昏到在管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工人安全意识很差,自我保护能力很差; 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做得很差,风险分析工作做得很差; 施工过程管理存在问题,票证书制度在项目上没有得到彻底执行。 风镐错接气源 氮气引起窒息 一、事故经过 2001年6月,湖南省某石油化工厂进行装置扩容改造。施工单位在生产装置内实施土建挖孔桩作业,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为压缩空气驱动的风镐。桩孔为一个直径1.3m、深11m的井孔。施工作业第一天一切正常,第二天,井孔挖至3m,作业前进行了氧含量、可燃物、有毒物分析(氧含量19.7%,可燃物、有毒物含量未检出),并办理了进设备作业票。作业开始,工人下井5分钟后出现胸闷、头昏的症状,当事人自认为是身体不适,出井换人作业,换人后,井下人员仍出现胸闷、头昏的症状,领班人员感到情况不对,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安全管理人员赶到现场,当即从井孔内取样分析,分析结果:氧含量10%、可燃物含量、有毒物含量未检出。对施工人员进行询问并对施工工具进行检查发现:风镐气源被错接在氮气管线上。 二、事故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未经生产单位同意擅自动用气源将氮气引做动力驱动风镐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第一天施工时井孔较浅氮气浓度不高,作业人员感觉不到,第二天井孔深度增加,风镐喷出的氮气在并内聚集,使氧含量下降,作业人员出现窒息症状。 三、事故教训: 施工单位进入化工生产装置施工,不得动用生产现场生产设施(开关、阀门、按钮),如确实需要动用装置内的设施,必须经生产装置工艺负责人同意、由生产操作人员配合、监护下完成。 丹阳市某集团化工助剂厂“11?17”重大中毒窒息死亡事故 丹阳市某集团化工助剂厂“11?17”发生三死二伤重大死亡事故后,镇江市和丹阳市政府的领导极其重视,与有关部的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处理事故,并及时向省有关部门作了汇报。省劳动厅、总工会、化工厅的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该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意见和要求。据此我们镇江市与丹阳市有关部门的人员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11.17”重大死亡事故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一、、事故经过 1993年3月该厂根据市场的调查后。决定新上硝酸铅项目,租赁给本厂副厂长陆筱平,并向丹阳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和丹阳市环境保护局申请硝酸铅、三盐基硫酸铅的项目。以上两单位均作了批复。1999年5月份和6月份、省石化厅会同省环保局、省固废中心、镇江市环保局等单位的代表到该厂硝酸铅车间实地考察,并在南京和丹阳两地听取了该厂的情况报告和产品介绍。经评审认为该项目的技术路线可行,同时对该产品的销路、风险作了肯定的评价和评估。确认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经镇江市环保局、省石化厅初审同意及丹阳市环保局终审批准同意该厂于l999年8月1日试产:在整个试产过程中,厂方发现该生产工艺设备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即转化池与反应釜不配套,盐析池与离心机不配套,严重影响到生产工艺的优化。为了进一步完善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