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隔离法 —— 隔离与着火物相近的可燃物质 隔离法就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把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拆除与火源相连的设备或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焰蔓延的空间地带;设法筑堤阻拦已燃的可燃或易燃的液体外流,阻止火势蔓延,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抑制法 —— 消除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 抑制法就是通过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活泼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燃烧停止。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常用灭火剂介绍 灭火剂是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终止的物质。灭火剂的种类很多,有水、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 水 水是不燃液体,用水灭火,取用方便,器材简单,价格便宜,而且灭火效果好,因此,水仍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主要灭火剂。 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和窒息。 水可以以普通无压力水、加压的密集水流、雾化水及水蒸汽等形式进行灭火。 ⒈普通无压力水 ⒉加压的密集水流(直流水、开花水):具有很大的动能和冲击力,喷射较远。 ⒊雾化水:液滴的表面积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大,有利于吸收可燃物热量,降温迅速。 ⒋水蒸汽:适于扑救密闭的厂房、容器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水蒸气浓度在燃烧区超过30-35%时,即可将火熄灭。 水不能用于扑救以下物质的火灾: (1)与水反应能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例如轻金属,遇水生成氢气,电石遇水生成乙炔气都能放出大量的热,且氢气和乙炔气与空气混合容易发生爆炸等。 (2)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但原油、重油可用雾状水扑救。 (3)直流水(密集水)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也不能扑救可燃粉尘聚集处的火灾。 (4)贮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的场所发生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以免酸液发热飞溅。 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指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机械或化学反应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可用于扑救A类和B类火灾。 泡沫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隔离,也有一定冷却作用。 多数泡沫灭火剂是以浓缩液(泡沫液)的形式储存,以水溶液(混合液)的形式使用。泡沫液通过比例混合装置与压力水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形成泡沫溶液,然后通过泡沫产生器形成泡沫。 泡沫灭火剂 适用范围:扑救各种不溶于水的可燃、易燃液体(汽油、煤油)的火灾,也可用来扑救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的火灾。 忌用范围:不能用来扑救带电设备及遇水燃烧物质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干燥的、易于流动的细微粉末,一般以粉雾的形式灭火。干粉灭火剂是一种灭火效果好、速度快的有效灭火剂,但扑救后易于复燃,故经常与氟蛋白泡沫灭火系统联用。 干粉灭火主要是依靠抑制作用。 干粉灭火剂 适用范围: 1、可燃流体、可燃气体积带电设备的火灾。 2、一般固体火灾。 忌用范围: 1、不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设备、旋转电机的火灾。 2、不适用于扑救阴燃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灭火剂,在自然界中存在也较为广泛,价格低、获取容易,其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的灭火机理:液态二氧化碳加压充装在灭火器中,当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时,迅速气化,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燃烧物体温度急剧下降,对燃烧物有一定冷却作用,同时增加空气中既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成分,降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当燃烧区域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者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 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有一定的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的液体火灾;不适用扑救轻金属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剂 适用范围:用于扑救电气设备和部分忌水性物质的火灾,还可扑救精密仪器、机械设备、图书、档案的火灾。 忌用范围:不适用于扑救阴燃火灾,不适用于扑救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灾。 第四部分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职业卫生:是劳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专门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控制和消除,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职业卫生问题的特点 职业病危害防治概述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劳动场所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或有害作用的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 5113 T 54-2025 《两栖动物环境DNA识别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年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分布式工商业光伏项目财务经济测算模型.xlsx VIP
- 动物实验操作.pptx VIP
- DB 5113 T 53-2025《南充市两栖动物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3《PartB(3) Start to read》教学课件.pptx
- 《滴虫性阴道炎》课件.ppt VIP
- 新课标下综合实践在初中生物中的有效开展.pptx VIP
- 堆排序.ppt VIP
- 足球竞赛规则.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