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样品种类、采集和储存 一、相关基础理论 一)药物的体内变化 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Elimination) ADME过程 发生两种变化 物理变化 可逆变化 化学变化 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 药物的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未经化学结构变化而进 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由血液透过各种生理屏障向机体各部位可逆转运的过程。 药物代谢:药物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之后,在药酶的作用下经历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药物的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从体内被清除的过程。肾排泄,胆汁排泄等。 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胃肠道吸收 注射部位吸收 粘膜与皮肤吸收 其他部位的吸收 2. 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二)血流量与膜通透性 (三)体内特殊屏障 (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3. 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代谢(Metabolism) (一)药物代谢的反应类型及过程 (二)药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4.药物的排泄(Excretion, Elimination ) 肾排泄 胆汁排泄 其他排泄途径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1.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非特异性的结合) ①在血浆、组织中均存在游离型和结合型的药物 ②尿液中含微量P,血浆中含大量P,唾液中P为血浆1/10 ③与药物结合的蛋白主要有白蛋白,a1-酸性糖蛋白、脂 蛋白 有机弱酸性药物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有机弱碱性药物与a1-酸性糖蛋白和脂蛋白结合 ④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通过非共价键(氢键,离子间静电力等) 三)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2.血浆蛋白结合率 Df+P Db K= 解离常数 血浆蛋白结合率: Β= =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合力强的药物可以置换结合力弱的药物,通过竞争蛋白是药物相互作用类型之一。 由此可见,K、np是影响β的重要因素 np↓ β↓ K↓ β↑ 药物在足够高浓度时使结合部位饱和,浓度再增高,多余的药物均呈游离状态,结合部分比率降低,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 四)游离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 血浆或血清中游离药物浓度的测定 平衡透析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光谱法等。 (1)平衡透析法 ①原理 ②计算 β= ×100% =Ct-Cf/Ct×100% ③注意事项 a. 蛋白质溶液 新鲜血浆 pH7.4,至少三个浓度测定 b. 缓冲液 0.13mol/L磷酸盐缓冲液,因为Na3PO4 抑制酸性药物与蛋白质结合 c. 温度与平衡时间 37℃ 16~48h 注意防腐剂加入,药物的分解 d. 透析袋 渗漏检测 3%三氯醋酸 e. 搅拌 保持动态平衡 ④影响因素 a. 药物膜上吸附 b. Donnan效应 由于电荷的影响,可造成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游离药浓不同,donnan效应,加入中性盐可消除。 c. 空白值增加 d. 缓冲液体积变化,水分进入血浆: 游离药浓↑ 此法用于测定药物时,耗费时间太长,一般少采用 (2)超滤法 原理 :超滤器,离心、分离、过滤、测定 注意事项 a.装置 50μl→5ml,选择不同型号超滤膜,保湿。 b.速度与时间 3000~10000r/min 5~15min c.温度 37℃,25℃,4℃ 影响因素 a.膜吸附 b.超滤液的体积 超滤液/总体积≈0.3~0.6 c.超滤膜温度 五)游离药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1.地高辛 2.丙戊酸钠 : β=90-95%且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3.卡马西平:非线性的剂量-血药浓度相关性 4.游离与结合同时出现时对体内药物分析的影响 二、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和储存 血液、尿液、唾液、头发、脏器组织、乳汁、脑脊液、泪液、胃液、胰液、淋巴液等 尿液:生物利用度、尿液排泄量等的测定 唾液和脑脊液:药物浓度测定(苯妥英、卡马西平) 死亡:胃液、胰液、淋巴液等 (一)样品的采集 1.血样 血样浓度与作用点的浓度密切相关,可以反映靶器官的浓度。 血样的制备 血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稻三系法杂交和两系法杂交.docx
- 二各类药物的生产方法.ppt
- 服用药物的特殊指导.ppt
- 第10章利尿药及.ppt
- 高中物理人教大纲版课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ppt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综合治疗2.ppt
- 第3章作用于传入神经的药物.ppt
- 第6章JSP动作元素.ppt
- 第2章抗菌药物概论护理专科.ppt
- 第3章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方法.ppt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杨振宁一材多用十八个主题.doc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文言文文意概述(选择题)解题策略.doc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热点复习:言之有理,论证有据——道理论据的深度认知与运用艺术.doc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doc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古代诗歌意象、内容与情感.doc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doc
- 2026届新高考语文冲刺复习:如何快速读懂古代诗歌+.doc
-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doc
- (27页PPT)【终考核】人力资源年终考核.pptx
- (32页PPT)课堂游戏householditems家常用品.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