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一、食品污染的概念 是指食品被外来的、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污染。 二、分类 食品污染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寄生虫 1.生物性污染 昆虫 细菌和细菌毒素 微生物 (为主,危害较大) 霉菌和霉菌毒素 2.化学性污染 (1)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 如农药、有害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二恶英等。(鸡蛋内的三聚氰胺) (2)盛装食品的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物质。 (3)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 如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4)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三鹿奶粉事件) 3.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卫生上更加重要。 第一节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学习重点 食品的细菌污染与腐败变质,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一、食品的腐败变质 1、概念: 是指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的改变,并失去食用价值的一种改变。 2、原因: (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 包括食品本身的成分、所含水分、pH值高低和渗透压的大小。 (2)环境因素: 湿度、温度、紫外线和氧等。 (3)微生物的作用: 细菌、霉菌和酵母 3、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产物与鉴定指标。 (1)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以蛋白质分解为腐败变质的特征。(肉、鱼、禽、蛋、奶及豆类等食品)。 蛋白质 氨基酸 形成多种腐败产物 鉴定指标: (食品的腐败变质鉴定指标一般是从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四个方面确定其适宜指标。) A:感官指标: 最为敏感可靠,特别是通过嗅觉可以判定极轻微的腐败变质。 B:物理指标: 蛋白质分解时小分子物质增多这一现象,先后研究有食品浸出物量、浸 出液电导率、折光率、冰点下降、粘度上升及pH改变等变化。 C:化学指标: 主要有三个:一是挥发性盐基总氮。 二是二甲胺与三甲胺。 三是K值。 发性盐基总氮:食品水浸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总氮量。 D: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2)食品中脂肪的酸败: 甘油 中性脂肪 脂肪酸 醛、酮和酮酸 鉴定指标 A、过氧化值 。 B、酸价 。 C、物理性发生改变。 D、哈喇味。 (3)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分解,通常称为发酵或酵解。 碳水化合物 糖、醛、酮、酸、水和二氧化碳。 鉴定指标 A、酸值 。 B、有甜味和醇味。 4、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 (自学) 5、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常用的方法包括低温冷藏、冷冻,高温杀菌, 脱水干燥,腌渍和烟熏,食品辐射保藏。 (1)低温保藏 ①低温保藏的方法:低温保藏包括两种方法包括冷藏和冷冻两种方法。 ②低温保藏的原理: A、低温可以降低或停止食品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 B、低温还可以减弱食品中一切化学反应过程。 (2)高温杀菌防腐 ①原理: 在高温作用下杀灭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 ②常用的加热杀菌技术: A、高温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子商务概论》形成性考核 .pdf VIP
- 心理健康知识PPT图文课件.pptx VIP
- 窗帘生产供货安装项目组织实施方案.docx VIP
- 挖掘机设备检验报告模板及填写指南.docx VIP
- 银行合规演讲稿(精选18篇) .pdf VIP
- YB_T 5299-2009 沥青焦行业标准.pdf VIP
- 2026年中考数学-模型·方法·技巧突破 专题1-3“12345”模型·选填压轴必备大招(共3种类型)(学生版+名师详解版).docx VIP
- (全国职业技能比赛:高职)GZ043赛题2学生赛业财税融合.docx VIP
- (正式版)D-L∕Z 860.7510-2016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510部分:基本通信结构 水力发电厂建模原理与应用指南.docx VIP
- (优质!)202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类)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