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 五 讲
第二章 鲁迅
一、鲁迅生平简介
●生平
●成就及影响
(一)《狂人日记》: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1917年初,钱先生在向《新青年》撰稿期间,经常劝说周氏兄弟为《新青年》撰稿。周作人很快就有稿子交来,而其兄周树人却迟迟没有动手。
二、主要作品及影响
(一)《狂人日记》: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周树人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并不感到就要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这句话切中要害,打动了周树人的心,使周走出隐默,终于写出了震耳发聩的抨击旧礼教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4月号上,署名鲁迅。从此,周树人一发而不可收,小说、杂文等作品不断,在同旧世界的斗争中,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
二、主要作品及影响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二、主要作品及影响
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和小说模式
鲁迅以新的题材、对象和模式表现新的社会人生,唤醒国民。
2.“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的叙事创新:P40(第一段)
3.主观抒情的追求与彰显——《阿Q正传》与《伤逝》
鲁迅在《阿Q正传》中首先以“全知视角(零视角)”叙述,同时又以“半知视角”、“外视角”叙述。
(二)《呐喊》《仿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
●《狂人日记》的叙事创新:P40(第一段)
“语言错杂无论次”“间亦略具联络者”的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 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透视其心理世界;也不想传统小说那样,作者叙述和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界限分明,而是使作品中所有描述都带上主人公感情色彩和意识活动。
(二)《呐喊》《仿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
●《狂人日记》的叙事创新:P40
《狂人日记》更富创造性的尝试,是小说“日记本文”采用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出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表现了一个正常人(循规蹈矩之人)的世界。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一种分裂性,队里的因素相互嘲弄、垫付与消解,形成反讽结构。
(二)《呐喊》《仿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
●《呐喊》之《孔乙己》的“三重视点”
——被看/看的三重模式(P40-41)
《孔乙己》彰显了鲁迅叙述者选择的独具匠心。
▪第一层“被看/看”模式:孔乙己与酒客的关系(小说核心)
▪第二层“被看/看”模式:选择酒店小伙计作为叙述者
▪第三层“被看/看”模式:酒店伙计背后的作者
鲁迅小说的主观抒情特征,在《伤逝》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小说的中心可能不在失败了的爱情本身,而在于涓生明确意识到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以后,他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不说”出爱情已不存在的真相,即是“安于虚伪”;“说出”,则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推卸给对方,而且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与绝望,而且难以逃脱罪恶感的两难,正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之一。
鲁迅的婚姻与情感
《伤逝》与主观抒情表现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典型的典型。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去理解他,都有不同的发现与发挥,因此也构成了一部阿Q 接受史。
三、现代文学形象的典型——说不尽的阿Q
20-40年代——国民的弱点
50-70年代末——落后农民典型。
80年代——回到“国民性弱点”
21世纪——个体生命的存在。
四、《野草 》与《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野草》鲁迅最具个人化作品,它们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闲话风”散文与“独语体”散文。
《朝花夕拾》是对其童年的追忆与模拟,作者采用闲谈式的表现手法抒写,充分显示了这种散文亲切、和谐、宽松的氛围,包括作者、读者在内的每个人既是说话者,也是听者,彼此平等。这种通过袒露作者生活和内心秘密,以实现与读者精神交流的方式,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联想、议论,甚至对作者诘难,最终实现精神交流、互补的目的。
四、《野草 》与《朝花夕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