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湖心亭看雪笔记+习题(附答案).docVIP

语文课文湖心亭看雪笔记+习题(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湖心亭看雪 1.出处:《陶庵梦忆》 2.体裁:小品文,主要指随笔杂感等短小的文章, 形式比较活泼,体裁广泛,风格多样。从时代上看,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明清小品等。 3.作者: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生活经历的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格的出色讲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 4.翻译:崇祯五年的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水汽凝成的冰花到处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下了船,船夫低声嘟囔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5.注释: 余:我。 俱:全都。 绝:消失。 是: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拏:今做“拿”,牵引。 拥:穿着。 毳衣:一种毛制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水汽或雾滴受冷在树枝等物体表面凝结成不透明松散冰晶。沆砀:严寒天气,空中白茫茫的空气。 一:全。惟:只有。而已:罢了。对:对面,相对。沸:沸腾。大:非常。焉:怎么、哪里。强:竭力。白:指酒杯。别:告别。客:客居。及:等到。 喃喃:小声地说。莫:不要。更:还。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不要求掌握) 痴:痴迷。 六.分析: 1.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故国之思。(当时已是清朝,作者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她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 2.本文的标题交代了什么内容?开篇部分的那句话与标题相照应? 答:交代了本文的中心事件。“独往湖心亭看雪” 3如果把文章分为三个层次,你怎样划分,并且概括层意。 答:第一层(开头-看雪):交待游湖心亭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 第二层(雾凇-而已):描绘湖中雪景。 第三层(到亭上-结尾):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 4.“湖中人鸟声俱绝”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出了游湖心亭的环境。 描绘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突出大雪的寒威,为后文遇到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做铺垫。 5.由“湖中人鸟声俱绝”你能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哪两句诗?两者在意境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答:(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相同点:二者都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肃杀景象,境界阔太深远。二者都借助人、鸟的销声匿迹,侧面渲染、烘托了大雪的寒威。 不同点:《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幽深的故国之思,而《江雪》表达的是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另外,两者一个是从听觉角度来写,一个是从视觉角度来写。 6.本文记叙了作者到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看到的雪景,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答: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和清高孤傲的个性,也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 7.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一下“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所描绘的景象。 答:湖上水汽凝成的冰花到处弥漫,如同让人置身于人间仙境,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如同一块无瑕的水晶。 8.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段话中红色的词语属于哪种词性?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答:量词。“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不见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动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的痕迹,是练字的典范,而且写景的同时也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的感慨,表现作者超凡脱俗的气质,遗世独立,特立独行的个性。 9.作者写景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其好处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稍作分析。 答:(1)白描形象地描写了西湖的雪景,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清新自然。 (2)从“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到“湖上影子”是从整体到局部,“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