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新时期的散文 第一节 散文创作的当代走向 一、对新时期散文的基本认识: 狭义的散文、美文创作的人群增加。出现繁荣的局面。 跨文体写作、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繁荣。 相对自由的文化空间和商业氛围为散文提供了条件,散文开始热起来,受到了学者和大众的认同。 存在的问题:无骨化、休闲化、小女人散文。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面对漫漫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冲突,余秋雨先生抓住“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考察的重点。 《文化苦旅》的这一独特视线的选择,使人们似乎又感悟到了“五四”时期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家的身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白发苏州》分析: 一、关于历史:苏州→美国→澳大利亚 2500→200 →200 二、城市的感觉: 苏州:休憩→评价不公→原因→本色 三、苏州的委屈: 吴越之战→对西施态度→看苏州人 四、讲述苏州文化底蕴。 东林党人、戏曲家、唐伯虎、仇英、金圣叹 五、苏州奇特的文化:国学重镇、休闲文化。 小桥流水人家 秀美的江南风光 (2)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公平的,她不仅仅只代表着风景、园林、建筑、美女。可是,苏州是沉默,如那丝丝白发没有语言却讲述着一个完整生命的故事,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苏州被认为缺少金陵王气,这种与王气背道的民风却适宜人的生活,适合人的成长。 ? 第四节 80年代的报告文学 一、继承我国报告文学的优良传统,在写作理念、题材上走向开放与发展,是最为“轰动”的时期。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1984年为界。前期重人物,后期重问题。 二、代表作: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人物专题式);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钱钢的《唐山大地震》(社会问题式)。 * 二、关于“学者散文”(大散文)的概念: 学者散文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学者写的散文;二是强调才学、理趣的学者型散文。前者表示作者的职业身份,后者则强调作品的学术文化内涵。学者散文的作者大多为学界的学术泰斗,他们有着丰富的学术修养和生活经历以及艺术体验。 三、新时期散文的开拓性表现 1、从真实和真诚出发,在稳步发展中取得多种主题多向开拓。否定瞒、骗与夸饰。 2、主体意识觉醒,建构多维、多元的艺术格局,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同步发展。挣脱“文以载道”,“形散神不散”的束缚。代表作家:贾平凹的“乡土风情散文”,余秋雨的“学者散文”。 3、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形成梯队式的创作群体。老作家焕发青春,年轻作家成为创作的主力军。这是社会转型期的文艺需要,文艺刊物,报纸副刊激增。 第二节 80年代主要散文作家及作品 一、巴金及其《随想录》 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创作《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怀念萧珊》是《随想录》中,巴金怀念亡妻的优秀作品。 巴金 《怀念萧珊》作品分析: 1、他把一腔思念都熔铸到散文的字句之中,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2、善于在娓娓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运用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将感情和理想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3、文章朴实无华,真切感人,用笔感情丰沛。 二、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1、作家的散文集有《月迹》、《商州初录》、《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其散文题材广泛,可分为商州系列,城市、自序系列。艺术上,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精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2、作品分析: 内容上:可以分为空灵、风土和世俗等类。 乡土风情由于渗透着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内容,具有浓烈的主观抒情特色,以及智慧和幽默感。 《月迹》: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秦腔》;主要写的是历史文化,通过描述秦民对秦腔的痴迷沉醉,生动地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粗旷质朴、忍耐自足的生存态度。以平静、从容,如绘的基调,呈现出一幅充满生气与活力、自然与人文意义同在的生活与生命的图景。文章雄健而至情,具有一股似秦腔般的雄宏之气。 余秋雨和马兰 第三节 90年代散文作家与作品 一、余秋雨( 1946-- )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理论家、散文作家。出版有《戏剧理论史》、《中国文化史述》等学术著作和《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散文集 余秋雨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依仗渊博的功底和史学根基,以及平常的文化感情和艺术表象力,用散文结构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