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三 染料对位红的生产-乙酰苯胺的生产 第七小组:范新亮 蔡志欣 汤登军 刘 飞 钱勤径 盛 霞 一、合成线路的选择 1、几种生产方法 一、苯胺经乙酸乙酰化 由苯胺经乙酸乙酰化而得,生产中大多采用冰醋酸作为酰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回流。C6H5NH2+CH3COOH→C6H5NHCOCH3+H2O 步骤 将苯胺和碳酸钠水溶液混合,在搅拌下滴加醋酐,加完后冷却,过滤,冷水洗涤,干燥的粗品,用水重结晶即得产品。苯胺和醋酸的配料比为1:1.33(摩尔比),碳酸钠的用量应恰好中和反应中生成的乙酸。本法收率为90%。 生产厂家:吉林市制药厂,上海人民制药厂,四川长寿化工厂,东北制药总厂。 二、微型法 采用苯胺和乙酸酐、冰乙酸、活性炭在常温下制备和提纯乙酰苯胺最为简便有效.但需解决三个问题: (1)苯胺与乙酸酐制备乙酰苯胺时,可能发生进一步的取代反应,伴有副产物二乙酰胺衍生物[ArN(COCH,):]生成; (2)常温过滤时,溶液遇滤纸上、漏斗中的水,易形成结晶而导致堵塞;(3)酰化反应产生的乙酸以及加入的冰乙酸,在过滤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从试剂的用量、过滤的方法与时间等予以控制,具体如表所示。 设计实验中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此外,反应时可在试管口塞上塞子,防止乙酸挥。抽滤时抽滤瓶中先放少量水,先将水龙头打开,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出,以缩短乙酸在漏斗上的时间,使之尽快与进入到抽滤瓶中。 该法能制得1 g左右的乙酰苯胺,产率约为70%。而用传统方法制取和提纯乙酰苯胺,这一过程需2—3 h,且产率只有40%左右。相比之下,用微型法制备和提纯乙酰苯胺显得简捷有效。 三、微波法 将25 mmol(2.33g)新蒸馏的苯胺50mmol(5.10g)乙酸酐及少许锌粉(约0.03g),依次加入50mL圆底烧瓶中,混匀后与微波反应回流装置对,设置微波辐射功率为750w,时间为35min,启动波炉.辐射完毕,冷却,将反应液倒入盛有30mL水的烧杯中,即析出白色结晶,冷却后抽滤,在约80℃下干燥.称重,产率90%~95%.必要时可用水重结晶. 微波加热不同于常规加热,它是微波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是直接加热,具有加热迅速、受热体系均匀、热效率高,便于控制,产品质量高等特点.微波加热将是取代目前许多既耗能、又费时,造成环境污染等传统方法的一项新技术.从绿色化学的原理出发,应尽可能少地使用能源,而微波加热技术从热效率和经济效益上考虑正符合这一要求. 2、各方法的质量产率、原料消耗量、生产成本比较级估算 工业化生产的只有一种方法即苯胺乙酸乙酰化法,其它的几种现在是实验室制法。苯胺乙酸乙酰化每生产1t乙酰苯胺消耗: 苯胺(99%) 690Kg (工业级) 冰醋酸 500Kg(工业级) 苯胺价格 9610元/t 冰醋酸价格 285元/t 生产成本:0.690×9610+0.500×285=6773.4元 质量产率:1÷(0.690+0.500)×100%=84.03% 3、原料和产物的安全性,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原料及产物的毒性相关数据,急救方式及防护措施,三废及处理方法 苯胺 健康危害: 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苯胺 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