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淺談李商隱詩歌中積極用世的士人情志以寫實、詠史、詠物、抒懷作品為例
林淑鈴
前言
日本文學家廚川白村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綜觀中國歷代各類文學體裁,傷心的文學作品更是比比皆是。不管是傷心抑或是苦悶,似乎都比快樂更容易激發文學家多情易感的情緒而流露於筆端。這樣的情況,在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普羅大眾在談到李商隱的作品時,不言《無題》就說《錦瑟》,甚至有些對李商隱的研究就直接稱他為「錦瑟詩人」 近人毛懷安先生發表於台肥月刊的作品《錦瑟詩人-李商隱》。。也許大家並不真正了解他的作品內容到底談些什麼,但是對他的某些詩句倒也能夠朗朗上口,例如︰「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以惘然」……
近人毛懷安先生發表於台肥月刊的作品《錦瑟詩人-李商隱》。
愛情詩,確實是李商隱的創作當中佔很重要的份量,但是,了解影響李商隱創作曲折無依的身世、遭遇以及閱讀過李商隱詩作之後,我們將會發現,愛情詩人並不是李商隱的唯一的一個面象。李商隱的作品內容相當多樣,詠物、詠史、感遇、贈答、規諷時事、甚至是流露對溫馨家庭情感……,可謂包羅萬象,而本篇報告並不探討李商隱詩作的語言風格,指企圖從愛情之外的角度出發,從詠物、詠史寫實、抒懷的作品中主要傳達的訊息,去審視一個憂時傷國卻始終無法實現匡國濟民夙願的詩人背影。
影響李商隱創作相關的生平及重要事件
也許是一個靈感,詩人就可以成就一篇千古名作,但相信靈感的來源並非無端的,周遭的人、事、物影響時時刻刻影響著詩人的思惟,而生命當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會在詩人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扭轉原本的思惟模式。這個部份,我們並不瑣碎的談李商隱從小到大的生活狀況,只就他生命當中的重大轉折加以陳述,以期與他滿懷家國情志卻遭摧折的作品內容相謀合。
一、家世
李商隱出生的時間在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大約是在唐憲宗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 依據馮浩《玉谿生年譜》。,家中的長輩數代為官,雖然不是高官顯赫,卻也算是仕宦門第。十歲時,父親過世,與母親回到鄭州,卻要面對一個「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
依據馮浩《玉谿生年譜》。
李商隱《祭裴氏姊文》。
身世
十八歲的李商隱在尋求功名的過程中,開始了他人生最風光的時期:因為受到令狐楚的賞識,進入了幕府。受到令狐綯的幫忙,他得中進士,一直到二十五歲後,令狐楚過世,他轉投王元茂、受到賞識並和他的小女兒結婚。可惜這一切的美好不過是他下半生漫長不幸的開始。
晚唐的牛李黨爭可以說是李商隱後半生所有不幸的來源。原本受到賞識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但實際狀況並非如此。幫助李商隱在仕途嶄露頭角的令狐家屬於牛黨;而他的岳父王元茂卻是李黨,他的轉投王元茂被牛黨的令狐綯視為嚴重背恩負德的行為﹔而他的牛黨背景卻又使得他終身在李黨面前不得翻身。環境的成見加上個性的的孤介,使得之後的李商隱在仕途中一直沈淪下僚,抑鬱不得志,三十年的仕宦生涯有二十年都必須遠離家室,輾轉各州,漂泊異地。三十九歲時妻子的不幸病故、子女寄養他家,對李商隱原本就抑鬱的情懷來說形同雪上加霜。
李商隱在政治上始終因為身陷黨爭,不受信任與賞識而無法一展長才,因此與他匡國情志始終互為表裡的不遇情懷,在詩中時有展現,而最常見的是他那些藉史、藉物、藉寫時事、以及書寫懷抱的作品。
時世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唐王朝的末期,二十三歲目睹甘露之變,而長期以來中央有統治者的昏瞶、政治集團的黨爭、外戚與宦官爭權﹔地方還有藩鎮割據,這些都是整個晚唐時期的長期狀況,種種的狀況造成了王朝在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的危機。政治的衰敗、民生的凋敝對李商隱內心的衝擊不可謂不大。身為一個士大夫,對國家的興衰是有一份責任感的,當他看到政治、社會、民生上的種種不平與不安,而希望藉從政而對天下國家有所助益的途徑卻幾乎斷絕,因此作品當中出現有許多尖銳的批判。
所詠之詩與所託之懷
李商隱這些感傷國是、自抒懷抱的作品流露的都是感傷的情調,詩中出現的不是淒涼的景,就是孤單的物,在搭上詩人傷心的懷抱,就讓讀者跟著陷入不可自抑的悲傷氛圍當中。這些悲傷並不是作者的無病呻吟,更不是純粹的嘆息不遇。
寫實作品的直斥時事
(一)寫實之作
士人對國計民生的關心是無時無刻的,特別是在時局混亂、政治腐敗、民生艱難的時候,所投注的關懷更加的深刻。李商隱將他所見國家動亂、社會不平發而為文,對肇事者提出批判,對受害者寄予同情。
1.對宦官
九服歸元化,三靈諧睿圖。如何本初輩,自取屈氂誅。有甚當車泣,因勞下殿趨。何成奏雲物,直是滅萑苻。證待符書密,辭連性命俱。竟緣尊漢相,不早辨胡雛。鬼籙分朝部,軍烽照上都。敢云堪慟哭,未免怨洪爐。
丹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