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四节战国时期的文化生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第五章 战国时期·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史·第五章 战国时期·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五章 战国时期 (前475年——前221年)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及社会生活 沧州师范学院·孙志江 本节要点: 一、百家争鸣 二、屈原和楚辞 三、“司南”的发明及医学扁鹊 一、百家争鸣 背景: 战国=变革:人们表明态度,提出主张、愿望、要求。 “诸侯并争,厚招游学”,礼贤下士,“合则留,不合则去”——无文字狱。 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 阴阳家、名家、兵家、农家、杂家、纵横家 1.1墨子和墨家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鲁人,一说宋人。技能与鲁班齐名。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等观点,创立了墨家学说。 墨家在先秦与儒家并称“显学”,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家重视劳动和民众的利益,严以律己,信仰坚定。 其弟子据墨子生平事迹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 一书传世。 墨子泣丝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治国亦然。” 遂作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 墨家巨子:杀子奉法 《吕氏春秋·去私》: 墨者有巨子腹朜(tūn),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以此听寡人也。”腹朜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朜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子。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1.2道家和庄子 道家: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创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道”无为无影,世界万物的本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自然、无为、自由…… 庄子 庄子却聘《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3儒家和孟子 孔子后,儒家分为八个支派 孟子(约前371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受业孔子嫡孙子思,孟氏之儒代表。 继承孔子“仁”,提出“仁政”;“性本善”,“四端”、“四德” 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 孟子弟子记其言行,汇成《孟子》一书。 1.4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公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故,为“孙氏之儒”创始人。 尊孔子,对子张、子夏、子游之后学斥为“贱儒”、“俗儒”;反孟子“性善论”,提倡“性恶论”。 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礼”是原则,“法”是措施,“礼”与“法”并非对立。 “天人相分论”,“不求知天”。 最有影响的著作《劝学篇》。 1.5法家和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 )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 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 “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批判“法先王”如“守株待兔”;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1.6阴阳 阴阳家:专讲阴阳五行的学派。盛行于战国末期。 邹衍(约前324--前250年)齐国人,阴阳家代表。 特征:阴阳五行+宗教+巫术 《史记》称其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 提出神秘的历史循环论,任何一个王朝或时代都不是永恒的。 1.7名家 名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靠善辩成名之学派,又称“辩者”;辩论“名” 与“实”的关系。 公孙龙(约前325-前250年)赵国人,名家代表。 典型论辩《白马非马》=诡辩。但在中国逻辑史上做出贡献。 1.8兵家—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 继承发展了孙武的思想,著《孙膑兵法》,认为“寡可胜众,弱可胜强”;强调进攻战略及灵活作战。 典型战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1.9农家—许行 许行(约前372~289年)生于楚。《孟子.滕文公上》: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农家代表人物。 依托远古神农“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yōng)飨(xiǎng)而治”,反对不劳而获。 带领门徒,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 1.10杂家—吕不韦 博采各家之长,“兼儒墨,合名法” ,“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