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 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分析幽默,流于俗套就成了无厘头;而恰到好处的幽默,则是智慧的闪光,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瞿秋白的风趣 20世纪20年代初,郑振铎在上海结婚,新娘为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之女高君箴。 婚礼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文明结婚仪式。 按仪礼规定,结婚人的双方家长,均须在结婚证书上加盖私章,以昭信守。 婚礼前日,郑振铎才想起他母亲还没有印章,于是去信请瞿秋白代刻一方应急。 当天收到瞿秋白的回信,并无信笺,只一张秋白篆刻润格,内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 限日急件,润格加倍。 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 牙章、晶章、铜章另议。 郑振铎一见,以为这是瞿秋白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辞,乃另请人急刻一方备用。 次日上午,婚礼即将开始之际,有人送大红喜包一件,上书振铎先生君箴女士结婚志喜,贺仪五十元。 瞿秋白。 喜包内并无现金或礼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 一方是郑老夫人的;其余为新郎新娘各一方。 郑老夫人是单章稍大,新郎新娘的两方合成一对,边款分刻长乐二字,祝贺新人长乐永康,白头偕老。 郑振铎与高君箴皆为福建长乐县人,取意双关。 三章均玲珑雅致,主人把玩欣赏之后,才悟出所书贺仪五十元之缘由。 原来三章共刻12字,润格应为24元;急件加倍,则为48元;边款2元,故曰贺仪五十元。 瞿秋白这一出人意料之趣举,给郑高二人之婚礼增添了特别的喜庆气氛,一时传为佳话。 分析大才华者,大幽默也;大幽默者,大才华也。 如此才情逸致,当为一时佳话。 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 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 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 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吉鸿昌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 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分析我是中国人,一声惊天霹雳,一身铮铮铁骨,吓退了多少人,惊醒了多少人。 不以国弱而耻辱,不因国破而逃亡,这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一位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14岁参加共产党的小姑娘。 解放战争时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为掩护革命同志转移而被捕。 她坚贞不屈,神情镇定,从容地卧倒在敌人 的铡刀下,英勇牺牲,年仅15岁。 毛泽东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分析女性一直是弱小者的代名词,但有谁敢说刘胡兰弱小?因为有了理想,弱小的身躯里也装着无限大的勇气。 孙中山的崇高信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