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脑外伤事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XX车间
2013年2月16日编制 2018年2月15日修订
目录
1 事故特征 495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495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496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496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原因 497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497
2.1 应急组织机构 497
3 应急处置 498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498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498
3.3 应急处置措施 500
3.4 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501
4 注意事项 501
附件1: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502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引起。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但致残率及致死率在创伤中却居首位。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创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相致残率的重要因素。
分类:
(一)安损伤组织层次分
1.头皮损伤;2.颅骨损伤;3.脑损伤
(二)按颅腔是否与外界沟通
1.开放性颅脑损伤(头皮、颅骨和硬脑膜三层均已破损,颅腔和外界相沟通)
2.闭合性颅脑损伤(硬脑膜仍完整,颅腔和外界没有直接相通)
(三)安脑组织损伤的类型
1.原发性颅脑损伤(暴力作用头部产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脑挫裂伤及原发生性脑干损伤)
2.继发性颅脑损伤(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如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四)按其伤情表现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的轻、中、重型分类法。该方法检测颅脑损伤病人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的计分后,再累计得分,作为判断伤情轻重的依据。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20min以内。
中型:9——12分,伤后昏迷时间20min至6h。
重型:3——8分,伤后昏迷时间6h以上,或在伤后24h内出现意识恶化并昏迷在6h以上。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序号
部位
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1
精制区
高空坠物砸伤或碰伤头部、高空坠落
2
分离区
高空坠物砸伤或碰伤头部、高空坠落
3
反应区
高空坠物砸伤或碰伤头部、高空坠落
4
醚化区
高空坠物砸伤或碰伤头部、高空坠落
5
办公区
高空坠物砸伤或碰伤头部、高空坠落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
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头疼和呕吐、瞳孔改变、眼底改变、锥体束征、脑疝(brain herniation)、全身性改变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原因
棍棒、砖石和锤等钝器造成的挫裂伤;高处坠落、跌倒或运动造成的坠落伤。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 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 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2.2.1组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并对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
2.2.2 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事故处理工作。
2.2.3 加强与集控中心的调度联系,及时、准确汇报现场事故情况,并根据其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有关操作。
2.2.4 当班人员负责根据组长的指挥,进行现场救援所需相关设备的倒闸操作。
2.2.5 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
2.2.6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影设备正常运行。
2.2.7 参与事故预案演练和预案的修订工作。
3 应急处置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 事故报警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120报警求救。
3.2.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