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Ox生成途径 NOx 热力型 O2+N2(空) = NOx 20% >1300℃ 快速型 CH· + N2(空) = HCN + N 5% 60ms HCN + O2 = NOx 高CH低O2 燃烧型 煤中氮化物 + O2 = NOx 65%~85% NOx减排途径 NOx 减少煤中N含量 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生成 化学法(洁净煤技术) 生物法 加氢液化、加氢热解 燃料分级燃烧、燃气再循环、低NOx燃烧器 微生物溶煤技术 煤在微生物或酶参与下发生大分子结构的氧化解聚过程, 始于20世纪80年代 内容:溶煤微生物筛选、煤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溶煤机理与方式、溶煤产物分析与应用等 微生物煤炭净化技术 利用微生物脱除煤中某些有害物质实现煤炭的燃前净化。生物净化过程可以同时脱除硫、氮、重金属、矿物质等有害物质,从而获得清洁煤产品 五、微生物原油脱硫脱氮 微生物原油脱硫技术 硫: >2%属于高硫油; <0.5%属于低硫油;我国大部分石油硫含量<2% 原油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烷烃,还有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国四:50ppm;国五:10ppm 国三 原油中S的危害 使催化剂中毒 对金属设备有腐蚀作用 燃烧时生成SO2污染大气 硫 无机形态: 有机形态: 元素S、H2S 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 50%-70% 硫的存在形式 二苯并噻吩 芳烃硫醇 环烷基硫醚 原油中的硫大部分都是以硫醚类和噻吩类硫的形态存在于沸点较高的石油馏分中 硫醇大部分是低分子量,在石油的炼制过程中易被除去,200℃以上沸点的石油产品中几乎很少存在。 脂肪族硫化物是沸点200℃以上石油产品如柴油中硫化物的主要成分 芳香族硫化物在较重的馏分中含量较低 硫 活性硫化物: 非活性硫化物: 元素S、H2S、硫醇 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 对设备有强烈腐蚀性 对设备无腐蚀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活性硫化物 硫化物性质 微生物脱S途径 原油工业脱硫传统方法是加氢脱硫(HDS) 技术成熟,应用广;但高温高压(270~420℃, 2.0~3.45MPa),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且随着环境标准的日益苛刻,不能满足深度脱硫的需要。 碱洗、萃取、络合、吸附、催化 二苯噻吩 苯并噻吩 微生物脱硫 微生物脱硫条件温和(常压、低温20~60℃),节约费用投入(投资降低50%,操作费用降低10% ~ 15%)、脱硫效果好、有效脱除含S杂环化合物 C—C键氧化裂解(Kodama途径) C—S键氧化裂解(4S途径) C—S键还原裂解(4S途径) 原油DBT微生物脱硫方式 无机硫及沸点较低的有机硫容易脱去,而沸点较高的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难以脱除 微生物脱S机制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红球菌(Rhodoccus sp) 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p.) 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 戈登氏菌(Gordona sp.) 诺卡氏菌(Nocardia sp.) 脱S微生物 唯一进入工业化的菌株,被美国休斯顿生物能源公司买断,受美国专利保护 能源生物系统公司(EBC) -1990 Petrolite M.W. Kellogg Total Koch Texaco 科研经费和装置工业化技术 工业化装置基础工程和设计 中试装置提供柴油原料 原油及生物脱硫工艺 炼厂装置操作、产品质量装置提供 汽油原料 在法国建一套50万吨/年工业化生物脱硫装置,1996年生产超低硫柴油 美国EBS公司 HDS-BDS 该工艺可使柴油脱硫率达到65%-70%,硫排放含量低于50ug/mL 脱硫率40%-70% BDS高含硫裂化原料脱硫(脱硫率75%-90%) 埋的越深,氮含量越低,石油越成熟,氮含量越低 催化剂中毒失活 使石油产品稳定性变差,易生成胶状沉淀 原油中的N及其危害 微生物原油脱氮技术 0.02%~0.8%,我国为0.1%~0.5%,大部分N含量>0.3%,甚至达2%,偏高 非碱性分子,占70%~75%,包括吡咯、吲哚、咔唑等及其同系物 碱性分子,多为吡啶、喹啉、异喹啉等及其同系物 N存在形式 碱性氮 非碱性氮 N 非生物脱氮 生物脱氮 N的脱除方式 所占比例较高 咔唑其他方法不易脱除 酸洗脱氮(30%~40%)、加氢脱氮(25%)、吸附脱氮、溶剂络合(60%) 咔唑及其衍生物 咔唑降解途径 微生物脱N机理 吡啶降解途径 假单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