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9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课程试卷
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学系2007年级海洋科学(海洋化学)专业
主考教师: 蔡 明刚 试卷类型:(A卷)
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列出的 “dirty dozen”是哪些?2009年新增的POPs有哪几种?(5%)
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多氯联苯、二恶英和呋喃;
2009年新增的POPs: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六溴联苯醚和七溴联苯醚;四溴联苯醚和五溴联苯醚;十氯酮;六溴联苯;林丹;五氯苯;全氟辛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盐和全氟辛基磺酰氟。
PCDD/Fs和PCBs一共分别有多少同系物,其中哪一类PCDD/Fs是最毒的,共有几种同系物?(6%)
PCDD/Fs和PCBs一共分别有210和209种同系物;2,3,7,8位 被取代的PCDD/Fs最毒,共17种。
下表为全球使用工业HCH最多的10个国家的使用量列表,图为1945-2000年全球α-HCH释放量的变化图。在北极某海域采集沉积柱,以求反演有机氯在该海域的沉降历史。试回答如下问题:(18%)
简要说明α-、β-HCH的生产和禁止使用历史;(3%)
一般性的描述即可。其中HCH的两次高峰期要提到,禁用最好能根据不同国家的禁止过程简要描述。
简要说明采样区域的选择有哪些要求?(3%)
无人为干扰,水动力条件允许其沉积速率稳定,无生物或其他扰动等。
简要说明要反演过去100年的污染物沉降历史,可以采用哪两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3%)
Pb-120,Cs-137
通过同位素定年,可知该海域的沉积速率约为3mm/a,那么您认为至少应测定多长的柱子中HCHs,才能反应其的沉降历史,试简要说明理由。(3%)
55a*3 mm/a=165mm,考虑其本底,至少20 cm
据题目所给资料,试作出有机氯在该沉积柱中的垂直分布。(6%)
要求:
表层、底层较低;根据沉积速率对应的年代,有两个峰值;考虑到沉降过程,在沉积物中的分布对应的时间应该有所滞后;
作图规范,清晰。
下图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移的示意图。试回答如下问题:(18%)
试结合上图,说明半挥发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移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化学过程;(5%)
从全球来看,由于温度的差异,地球像蒸馏装置。POPs具有强挥发性和迁移性,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夏季,POPs会由于相对高温而挥发进入大气;而到了高纬度地区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POPs易沉降下来,最终导致POPs从热带地区迁移到寒冷地区,也就是从未使用过POPs的南北极和高寒地区发现POPs存在的原因。所以POPs在向高纬度迁移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距离相对较短的跳跃过程,这种特性又被称为“蚱蜢效应”(Grasshopper Effect)。
根据蚱蜢效应,可以看出在低纬度的POPs易往中高纬度地区输送,最后在极地区域沉降下来。因此极地成为POPs的重要的汇。此外,由于该效应,POPs也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一个小型的汇。因此,POPs在全球范围内的纬度分布状况大约呈带状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存在低值,随后在中纬度地区形成一个小的高值,随后随纬度增加又降低,一直到高纬度的极地地区出现最大值。
因此,本题重点考察学生掌握该基本原理的程度。能基本说清楚即得分。
结合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比较说明DDT、HCHs的运移能力(3%)。
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是: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性、低水溶性及高脂溶性,些有机氯农药。各目标物的物理化学参数如下表。
化合物
亨利定律常数
×107 atm. m3/mole
溶解度mg/L
熔点
(°C)
(1 atm)
饱和蒸汽压
(×107 mmHg,25°C)
Log Kow**
(25°C)
α-HCH
122
2
159.5
450
3.8
β-HCH
4.40
0.24
314.5
3.60
3.78
γ-HCH
51.4
7.3
112.5
420
3.72
δ-HCH
-
10
141.5
352
4.14
p,p’-DDD
66.0
0.09
109.5
13.5
6.02
p,p’-DDE
416
0.04
89
60.0
6.51
p,p’-DDT
83.2
0.0055
108.5
1.60
6.91
本题重点考察应用上述参数,综合比较其在大气和海水中迁移能力。
请结合季节变化,分析说明POPs在北极海区沉降后的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行为和地球化学过程(主要是海冰/大气,海水/大气界面过程,结合季节变化说明)。(10%)
本题重点是希望学生能讲一个污染物在北极沉降后的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故事。如何把这个故事讲的完整、讲的系统有条理、讲的让人信服、有理有据,是这题的总体给分思路。
重点:
1)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季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真题试(天津卷).doc
- 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doc
- 2006年化工原理实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
- 2006年化工原理实验期末考试(附答案)[1].doc
-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7章 负 债.doc
- 2006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06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doc
- 2006年执业护士考试《内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06年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杯”化学奥赛夏令营(选拔赛)试卷.doc
- 2006年深圳市艾滋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质控考评样品el.doc
- 2007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竞赛训练4.doc
- 2007高考全国理综(物理部分).doc
- 2008 种植类基础试卷A.doc
- 20082009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高三文科第二次月考试卷(向量三角集合函数立几)11月5日.doc
- 20082009学年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高三数学文科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 20082009学年实验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09.2.doc
-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通用技术期末测试卷.doc
- 2008学年度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国文学科能力测验试题.doc
- 200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最新模拟试题(2008219).doc
- 2008年 重庆市第五届“争当小实验家”天文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