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土检测有限公司 GEOHWA-PI/C5-32 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3 页 9、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第Ⅱ版 第 0 次修订 颁发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一、术语 低应变反射波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钢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三、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FDP204PDA- IP 4CH掌上动测仪。仪器性能指标如下: 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主要性能指标 掌上动测仪 FDP204PDA- IP 4CH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通 道 数:4道;A/D 转换16位;浮点增益12位;动态范围136dB;频响范围0.1Hz~15KHz;线性误差1‰;工作时间12小时。 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设备性能应符合技术要求。 四、检测原理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岩土检测有限公司 GEOHWA-PI/C5-32 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3 页 9、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第Ⅱ版 第 0 次修订 颁发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假设桩为一维线弹性杆,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C 2 =E/ρ),广义波阻抗为Z=AρC;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 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Ⅰ(阻抗为Z1)进入介质Ⅱ(阻抗为Z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r和速度透射波Vt。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 Z2/Z1,则有 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x由下式确定 五、执行标准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六、基本规定 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 (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资料;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一场情况; (2)分析检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岩土检测有限公司 GEOHWA-PI/C5-32 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3 页 9、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第Ⅱ版 第 0 次修订 颁发日期:2011年10月20日 2、检测方案 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以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七、操作规程 1 清理整平桩头; 2 调试仪器,选择适当参数; 3 将加速度传感器垂直安放在桩头的平整部位; 4 用小棰在桩头选择适当的能量激振; 5 选取较为理想的波形曲线并存储; 6 将数据传输至 计算机,对记录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并评价桩身质量。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