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洁家风征文5篇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篇一)
“人生在世洁白鲜,不受人染和物染”。这是曾祖父留给我家的家风,他离开我们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但他留给我家的这十四字家风,却深深地印在家人的脑海里,砥砺几代人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爷爷的《清荷图》
我的爷爷是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乡土花鸟画家”。他酷爱画莲花,在我去外地读大学临行前,特意为我画了一幅《清荷图》,这幅画从我读大学开始至今的12个年头里,始终挂在我的床头,朝朝暮暮的陪伴,可谓形影不离。我曾经问爷爷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莲花,爷爷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莲花是花中的君子,是高洁的象征”。后来,读了有“北宋五子之一”之称的周敦颐的名作——《爱莲说》,又知道了他和莲花的一些故事,便也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莲花。从周敦颐的文字深处,我明白了爷爷酷爱莲花的深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不就是“洁白鲜”的代表么?
父亲的选票
小时候,有一年村里搞换届选举,一位“有头有脸”但品行恶劣的人对村主任一职垂涎已久,便在选举大会前,委托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趁着夜色挨家挨户帮他“做工作”、拉选票,末了还会留下几包香烟及两瓶酒以示感谢。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和父亲一起把烟和酒退回后,乘着皎洁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时,父亲对我讲的一段话。他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今天如果把这些东西留下了,我们的嘴和手便不受自己使唤了,自己没了主心骨,做人的骨气也就没了……这张小小的选票,看似微不足道,若大家都被迷雾遮住了眼睛,后果就会像洪水猛兽般可怕……我们做人,就要做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腰杆站直了,说话才有分量……”父亲的话,朴实无华,却使我受用至今。泰阿瑟·戈森说:“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他们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平静。”这样的平静,能制动、制乱,有了它,生活和内心就不会脱离正常的轨道。感谢父亲,是他的这一番话,使我得以在迷途中第一时间找到方向,在暗夜中拥抱第一缕曙光,也让我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中,避免了许多无为的纠结、莫名的苦恼和喋喋不休的烦躁。
弟弟的“执法记录仪”
弟弟不是公务人员,他在一家大型包装公司做运输工作。但突然有一天,他告诉我,他自费买了一个执法记录仪。我当时很纳闷,就反问他买这个东西干什么?又没有行政执法机会,花这冤枉钱干什么?弟弟回答我的一番话,让我对他肃然起敬。弟弟说,“最近,车队上有人‘里应外合’把公司的包装材料偷偷拉出去,再低价卖给别的小公司,一趟下来就可以‘净赚’半个月的工资,好多外面小公司的人也主动和车队上的司机联系‘业务’,还打着什么‘双赢’的旗号……但我觉得这事还是做不得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不是我们的东西坚决不要,人要行得正,坐得端。再说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旦被公司发现了,卷铺盖走人不说,说不定还得蹲监狱呢,我不敢铤而走险,所以才买了这个执法记录仪,帮助证明自己的清白……”我终于明白了弟弟的初衷,他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家风,我为弟弟点赞!
的确,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正,则社稷兴。曾祖父留给我们的家风,是心口相传的人生箴言,也是生生不息的治家格言,更是家业兴旺的动力源泉,我将一如既往地躬身践行和传承下去,做一个清白、正直的人,做一个坦坦荡荡、顶天立地的人
(篇二)
落子无悔
编者按:在中国,家风往往与家训家规一脉相承。“昔称幼学,早训家风”,家风教育是我们的人生第一课。本期,我们选编一篇关于家风的故事,以飨读者。
小时候我是和爷爷一起度过的,爷爷教我下棋、看书、写字,下象棋的时候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落子无悔”。六岁时,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很难想象它是怎样影响着爷爷的过去和我的未来。
七十年代,爷爷曾和一帮老师赴偏远山村支教,老师的到来给这个村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可是没过多久很多老师因为恶劣的环境选择了离开。当整个村子只剩下爷爷一名老师的时候,年迈的老村长握着爷爷的手说:“你不能走啊,全村上下就指望您一个人了,孩子们不能不受教育,不能再走我们的老路啊。”望着满屋子恳切的目光,爷爷一字一顿地说:“乡亲们,放心吧,我这一来呀就没打算走,从今往后啊,学校的课照常上。”就这样,郎朗的读书声再一次在山区回响,爷爷留了下来,和那里的孩子共同成长,点燃他们求知的蜡烛,点燃他们走出大山,去外面世界看一看的梦想。
当时有一个小女孩想辍学,因为父母觉得女孩读书没有用,以后嫁个好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才是正经事。爷爷心里着急啊,他走了十几公里的山路想去说服这个小女孩的父母,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第四次,他却没能走到小女孩的家。那天下着大雨,爷爷在路上重重地滑了一跤,跌下了陡峭的山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