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5101220-DK-018-2018两轮摩托车通过性测试.pdf

Q_5101220-DK-018-2018两轮摩托车通过性测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DK-018-2018 两轮摩托车通过性测试 A/0 编 制: 钟 林 洋 审 批: 张 利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2 日 实施日期:2018年12月22 日 成都当肯车业有限公司 Qualit Manual 两轮摩托车通过性测试 Q/DK-0 18-2018 目 录 一、 概述1 二、 最小离地间隙3 三、 接近角与离去角5 四、 通过角7 五、 最小转弯直径9 概述 电动摩托车在凹凸不平的坑洼路面行驶或过台阶时,很容易碰撞障碍物或陷人凹坑,以 致车辆损坏或被迫停驶,能否安全通过这些地段,取决于电动摩托车通过性的性能参数。在 摩托车行驶时,由于车辆与不规则地面的间隙不足,可能出现车辆被托住而无法通过的现象, 称为间隙失效。间隙失效主要包括顶起失效 (电动摩托车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 住的间隙失效)和触头失效或托尾失效 (电动摩托车前端(或车尾)触及地面的间隙失效), 所以评价电动摩托车通过性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摩托车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与 离去角、通过角、最小转弯直径,这些参数在很大程度上表示了电动摩托车可以通过高低不 平地带和障碍物的能力。 两轮摩托车通过性测试 Q/DK-0 18-2018 最小离地间隙 (一)、测试目的 为了确认车辆是否具备通过乱石等凹凸不平路面的能力,确保车辆具备良好的通过性,测 试人员应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进行认真测试。 (二)、定义 最小离地间隙:它是指摩托车在满载、轮胎气压符合规定时,两轮车最小离地间隙是前 后车轮之间最低突出部分和地面间的最小间距。三轮摩托车和四轮摩托车最小离地间隙是车 辆下部的前后车轮之间和左右车轮之间最低突出部分和平台间的最小间距,取最小值。一般 三轮和四轮摩托车的最低点是前桥或后桥装主减速器最低的地方。这个离地间隙愈大,摩托 车通过路面障碍的性能愈好。 最小离地间隙如下图所示: (三)、试验设备和仪器 1. 高度尺:精度不低于 1mm. 2. 角度测量仪器:精度不低于0.1° 3. 轮胎压力表:分辨力为 10 kPa. (四)测试设备 1. 测试平台,长度尺寸大于被测摩托车的外形长度尺寸 (前后各长出200mm),宽度尺寸大 于被测摩托车的外形宽度尺寸的两倍。测试平台的平面要求保持水平。 2. 车轮夹紧装置,能够夹紧不同宽度的车轮。 (五)试验条件 1. 受试车各总成、部件及附属装备 (包括随车工具)应按出厂技术条件装备齐全。 2. 受试车轮胎的充气压力,应符合该车技术文件的规定,误差不应超过士 10 kPa。 3. 受试车应为满载质量状态。 两轮摩托车通过性测试 Q/DK-0 18-2018 (六)测试方法 1. 将受试车置于试验台面上,车轮处于直线行驶状态,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与试验台面的转动 中心线保持平行。将待测试车辆放置于测试平台上。如果是两轮车需使用车轮夹紧装置将车 轮夹紧,前轮中心平面要与整车中心平面平行,使得车辆保持直立状态。三轮车需要将前轮 夹紧,且,前轮中心平面要与整车中心平面平行。四轮车的前轮中心平面调整到整车中心平 面平行。 2. 车辆上乘坐上满载状态所规定质量的人员和货物 (或只固定相同质量的载荷)。且货物左 右放置均匀。满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