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718-2007 牙鲆放流增殖技术规范》.pdfVIP

《DB37T 718-2007 牙鲆放流增殖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150 B51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718 2007 DB37/T718 2007 DDBB3377//TT771188 牙鲆放流增殖技术规范 / 2007-1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 DB37/T718 2007 DB37/T718 2007 DDBB3377//TT771188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四杰、王熙杰、王云中、张本成、李作朕。 / I / DB37/T718 2007 DB37/T718 2007 DDBB3377//TT771188 牙鲆放流增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鲆人工放流增殖的海域环境和供苗单位条件以及苗种的培育、质量、规格、检验方 法与规则、计数方法、包装运输、放流操作、资源保护监测、回捕效果评估等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近海牙鲆人工放流增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2763.6-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生物调查 NY/T 5275-2004 无公害食品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DB 37/T461—2004 牙鲆亲鱼和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3.1 / 全长 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3.2 人工放流 将人工繁育的水产苗种或亲体放回自然水域以增加其种群数量的活动。 3.3 渔业资源增殖 向自然水域中人工放流经济水生生物种群或移入新种群,增加其数量,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活动。 4 放流海域环境条件 4.1 地理环境 潮流畅通、水清流缓,曾有天然种群产卵、索饵的内湾或岸线凹曲的浅海海域。 4.2 底质环境 沙泥、沙、砂砾或岩礁,无还原层污泥。 4.3 水文环境 盐度22~34;底层水温5℃~28℃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