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科学进展A N V A N C E
环境科学进展
A N V A N C E S IN EN V IRONM EN TA L SC IEN C E
第 5 卷 第 3 期
1 9 9 7 年 6 月
V o 1. 5 , N o. 3
J une , 1 9 9 7
生物技术在印染和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彭跃莲
韩燕劭
李建中
刘忠洲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3 河南省新乡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新乡 453000)
摘 要
本文从微生物降解染料的机理、生物处理工艺两个不同角度, 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国内外
印染和染料废水处理的应用情况, 并指出了处理这种含染料废水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 染料 机理 处理工艺
印染和染料废水都是含染料的着色废水, 具有组成复杂、水量和水质变化大、色度高、
难生物降解物质浓度高等特点, 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1 , 其主要指标污染物有 COD
和色度等。 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有 活性炭吸咐法、絮凝沉降法、化学氧化法、离子交换法和超滤膜过滤法等1, 2 。 物理化学法
对废水色度的去除较高, 但 COD 去除率较低, 且存在处理费用较高、可能引起二次污染 等问题。 所以, 国内外的色度废水处理手段以生物法为主, 有的还将物理化学法与之串
联1 。
传统的生物法对废水中 BOD 的降解率很高, 在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的印 废和染料废水时, COD 和色度的去除率都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国内外专家在寻求新 型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性菌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 下近年来生物法在处理印染和染料废水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高效菌及染料的生物降解机理
染料是人工合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品种繁多, 结构复杂, 属生物难降解物质3 。所有染 料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发色基团, 能吸收可见光。着色废水的脱色就是要 破坏染料分子中的发色基团。 生物法脱色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来催化氧化还原染料分 子, 破坏其不饱和共轭键。 据文献报导, 有脱色能力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藻类, 按其需 氧情况又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 表 1 概括了 14 种菌对染料的降 解效率和降解条件。
微生物降解染料的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 国内外专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提出了一些假说。 张志杰4 和 G len da B. M ich ae ls 等5 的实验证明, 染料的迁移转化分为 两个阶段, 首先是染料的吸附、富集阶段, 其次是生物降解阶段。 在第二阶段,W u h rm an n
认为染料的细菌降解包括两个步骤: 首先是染料透过
认为染料的细菌降解包括两个步骤: 首先是染料透过细菌细胞壁进入质膜, 其次则是在膜
上的传递并通过细菌的生命活动, 如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使其降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或 转化为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组成新的原生质6 。
在细菌降解染料时, 一般认为无论好氧菌、厌氧菌还是兼性菌, 先要产生一种还原酶,
催化还原裂解染料分子的共轭键, 使其结构发生变化。高效液相色谱、薄层层析、紫外可见 光谱或质谱分析表明, 上清液中染料的特征峰消失, 而新增两个7, 8 或一个峰7 。说明染料 降解的产物有一到二种。偶氮染料的降解一般是从偶氮双键还原裂解开始的, 一个偶氮染
料分子生成了两个芳香胺分子。如 K. p n eum on ia e R S- 13 和 A . l iqu ef a c ien s S-
1 降解
甲基红的产物是 2—胺苯甲酸和 N , N ′—二甲基对苯二胺9 。 但在 T. L. H u 的实验中, 薄
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红 G 降解的产物只有一种, 推测红 G 脱色的原因是偶氮双键 ( - N
) 变成了单键 ( -
) 7 。 染料第一步降解生成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在厌氧条件
= N -
N - N -
下一般不能继续降解, 只有在好氧条件下才能降解10 。 K u lla 等的实验表明, 这些芳香族
的中间产物在好氧条件下可以通过羟基化、开环及三羧酸 (T CA ) 循环降解为 CO 2、H 2O
及 N H 3 等无机物, 彻底实现染料的无机化11 。 好氧细菌和厌氧细菌产生的还原酶对氧的敏感性不同, 前者的还原酶对氧不敏感, 后
者 的 还 原 酶 对 氧 很 敏 感。 对 某 些 细 菌 来 说, 氧 能 促 进 其 细 胞 生 长, 却 抑 制 其 脱 色 能
力7, 9, 12 。 对某些染料来说, 既可以好氧降解, 也可以厌氧降解, 但有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态石施工工艺介绍(试用版).ppt
-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对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doc
- 军事理论课程 比赛 信息化战争.ppt
- 斯伦贝谢Fuzzy landscape(数字油田).ppt
- 沙漠生态农林综合开发可研性报告.doc
- 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oc
- 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源于生活_高于生活_1754523445.ppt
- 最新2014-2015学年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整体课件.ppt
-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45万吨年加氢改质装置国V 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副本.docx
-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维修一体化教程 韩鸿鸾模块四 4.4主轴准停装置装调与维修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