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煤层开采放顶煤.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顶煤开采时,一次性采出厚度增大,直接顶的垮落高度成倍增加,并且与煤层的采出厚度显著相关。综放开采时,采场上方仍可形成稳定的砌体梁式老顶结构,但其形成的位置相对远离采场,其稳定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顶煤运移规律及对矿压显现有显著影响。支架上方的顶煤经过了支承压力作用发生了破碎,刚度降低,但破碎程度与顶煤强度,裂隙分布和支承压力分布情况等有关,坚硬顶煤的运移始动点距煤壁距离较小,累计位移量较小,顶煤的破碎效果较差,传递上覆岩层作用的能力较强,则表现出的矿压显现明显。 支承压力分布区前移。放顶煤开采时,工作面前方的支承压力区距煤壁距离较大,发生前移。对软煤而言,支承压力峰值点距煤壁距离较硬煤的大,峰值小,分布平坦。 (6)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煤破碎机理、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规律,提出放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途径。 析出瓦斯分布图 (7)放顶煤工作面的自动化技术、自动 放煤技术 * 一、引言 二、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三、放顶煤开采技术展望 中国能源的70%是煤炭 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1/3 煤炭产量95%来自于地下开采 厚煤层储量和产量占45% 中国放顶煤开采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一、引言 分层开采工艺 放顶煤开采工艺 大采高开采工艺 厚煤层开采的基本工艺 二、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运输系统 顶煤 顶板岩层 工作面支架 ● 分层开采工作面单产低,巷道布置复杂,上下分层回采间隔时间长,效益差。 分层开采 ● 放顶煤技术实现了厚煤层的整层开采,可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产量高。 放顶煤开采 大采高综采与分层开采相比,具有生产能力大、巷道掘进量小等优点;对于4m左右的厚煤层,大采高综采与放顶煤开采相比具有煤炭资源采出率高、含矸率少、工序简单等优点。 大采高综采 裂隙扩展 贯通阶段 散煤 流动 岩层冒落 裂隙发育阶段 原岩应力状态 krH rH 裂隙闭合阶段 软煤层顶煤的破坏过程 (一)放顶煤开采技术在国外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欧洲液压支架迅速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57年前苏联首次使用掩护液压支架开采厚煤层(倾角5~18°、厚9~12m),工作面先采顶分层铺底网,然后采底层向中层煤打眼放炮,通过支架顶梁上的天窗将煤放入工作面输送机。 1964年,法国将节式自移支架改装成放顶煤支架后(见右图),布朗齐矿区的达尔西D矿试验成功了一次采全厚的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综放开采,由于装备了前后两部输送机,工作面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安全有了保证,实现了采放平行作业。 法国香蕉型放顶煤支架 到了20世纪70 年代初,综放开采有两个发展方向 工作面采用单输送机 前苏联、前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在掩护支架基础上逐渐改进,把放煤口由顶梁前部改在顶梁后部,并使用液压支柱控制开闭,如匈牙利VHP型综放支架。 如匈牙利VHP型综放支架 工作面采用双输送机 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在法国节式支架基础上不断发展,工作面前后布置两部输送机,放煤口用千斤顶带动开闭,如英国400t掩护式综放支架。 如英国400t掩护式综放支架 搅动顶煤杆 (二)我国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1982年: 我国开始引进综放开采技术 1984年: 运用国产的FY400—14/28型综放支架在沈阳蒲河矿首次进行综 放开采试验,效果不理想,试验失败。 80年代中期:我国进行大面积急倾斜分段综放试验(窑街、辽源、乌鲁木齐、梅河口等) 1987年: 平顶山一矿引进匈牙利的VHP综放支架及全套综放设备在缓倾斜软煤中试验成功,但月产仅4万t。 1988年12月:阳泉一矿运用掩护式中位开天窗综放支架在中硬煤中试验效果良好。 1989年9月: 潞安王庄矿运用国产高位开天窗支架在中硬煤取得了最高月产8.28万t、采出率87.82%、回采工效40.12t/工的好成绩。 (1)探索阶段(1982~1990) 1990年7月: 阳泉一矿8603采用中位开天窗综放支架突破月产14万t,标志综放技术可以实现高产高效,有巨大潜力。 充分认识到了综放开采技术的巨大潜力 (2)逐渐成熟与发展阶段(1990~2000) 1992年:潞安漳村矿单产200万t、1993年王庄矿单产253万t 1995年:兖州兴隆庄矿工作面单产300万t 1997年:兖州东滩矿工作面单产410万t,工效203.9t/工 1998年:兖州东滩矿综放队年产501万t,工效235.4t/工 在此期间,原煤炭部将综放开采技术作为“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后组织了“两硬”厚煤层、“三软”厚煤层、高产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